十里北京店,五里南京村。
村贫绝宵警,巷屋荒无门。
麦原接逦迤,但有烟草昏。
飒沙白如雨,高天青不云。
民閒各野坐,袒裸无完裈。
纷纷去车马,目击行人行。
朝餐自不保,留客安有樽?
若有百端苦,难为过者陈。
我马下坡阪,饮水甘黑浑。
马饱得行路,我饥且弗言。
十里北京店,五里南京村。
村贫绝宵警,巷屋荒无门。
麦原接逦迤,但有烟草昏。
飒沙白如雨,高天青不云。
民閒各野坐,袒裸无完裈。
纷纷去车马,目击行人行。
朝餐自不保,留客安有樽?
若有百端苦,难为过者陈。
我马下坡阪,饮水甘黑浑。
马饱得行路,我饥且弗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从铜城驿出发至东阿途中所见的农村景象,充满了对当时社会贫困与人民生活的深刻洞察。
首句“十里北京店,五里南京村”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乡村的稀疏与分散。接着,“村贫绝宵警,巷屋荒无门”描绘了村落的萧条与破败,夜晚没有警报,巷子和房屋都荒废,门户紧闭,透露出一种荒凉与寂静。
“麦原接逦迤,但有烟草昏”则通过广阔的麦田与昏暗的烟雾,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芜与凄凉。而“飒沙白如雨,高天青不云”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沙四起、天空阴沉的画面,给人一种压抑与不安的感觉。
“民閒各野坐,袒裸无完裈”直接揭示了人民生活的困苦,他们赤身裸体地坐在野外,衣衫褴褛,生活艰辛。接下来的“纷纷去车马,目击行人行”,则通过车马的来往与行人的匆匆,反衬出人民生活的艰难与无奈。
“朝餐自不保,留客安有樽?”表达了人民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无法保证,更不用说招待客人了。最后,“若有百端苦,难为过者陈”则是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无法一一诉说所有的痛苦。
“我马下坡阪,饮水甘黑浑”描述了诗人自己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马儿饮着浑浊的水,表现了旅途的艰苦。而“马饱得行路,我饥且弗言”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困境的隐忍,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人民的疾苦上。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民生活的深刻洞察,展现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辛酸,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关怀与同情。
新声生屋霤,残点著垣衣。
委翳无多在,飘零不更飞。
坳中馀宿润,暖处自朝晖。
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