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之所谓西,回之所谓南。
厄鲁所谓北,一方名已三。
所知即如此,定向终谁覃。
想其不知方,屈指数弗堪。
此之所谓是,勒彼从弗甘。
达观者莞笑,史策多斯谈。
华之所谓西,回之所谓南。
厄鲁所谓北,一方名已三。
所知即如此,定向终谁覃。
想其不知方,屈指数弗堪。
此之所谓是,勒彼从弗甘。
达观者莞笑,史策多斯谈。
这首诗以“西北风”为题,通过对比和思考,表达了对方向、认知与选择的深刻见解。诗人以“华之所谓西,回之所谓南。厄鲁所谓北,一方名已三。”开篇,巧妙地运用不同地域对方向的认知差异,引出对“所知”的探讨。接着,“所知即如此,定向终谁覃。”提出疑问,指出即使知道了方向,最终的定向却难以确定,暗含了对人生选择不确定性的感慨。
“想其不知方,屈指数弗堪。”进一步深化主题,设想在完全无知的情况下做出选择的艰难。接下来,“此之所谓是,勒彼从弗甘。”则对比了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或选择,强调了个人意愿与外部约束之间的冲突。
最后,“达观者莞笑,史策多斯谈。”以达观的态度收尾,暗示了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之道,或许在于一笑置之,历史往往也多有类似的讨论和反思。整首诗通过对比、设问和议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认知与选择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朝来已握手,宿别更伤心。
灞水行人渡,商山驿路深。
故情君且足,谪宦我难任。
直道皆如此,谁能泪满襟。
十年不出蹊林中,一朝结束甘从戎。
严子持竿心寂历,寥落荒篱遮旧宅。
终日碧湍声自喧,暮秋黄菊花谁摘。
每望南峰如对君,昨来不见多黄云。
石径幽人何所在,玉泉疏钟时独闻。
与君从来同语默,岂是悠悠但相识。
天畔三秋空复情,袖中一字无由得。
世人易合复易离,故交弃置求新知。
叹息青青长不改,岁寒霜雪贞松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