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犹旁觑,谁为汉皇争。
已无山岳觉,纷遣海楼兵。
独立非分治,同胞可合盟。
桃园忧国意,聊复放歌行。
失地犹旁觑,谁为汉皇争。
已无山岳觉,纷遣海楼兵。
独立非分治,同胞可合盟。
桃园忧国意,聊复放歌行。
这首诗以失地和民族团结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同胞团结的呼唤。首句“失地犹旁觑”揭示了领土丧失的严峻形势,诗人关注着边疆的动态,暗示了对统治者未能有效捍卫国土的批评。“谁为汉皇争”则质问当权者,期待有人能站出来为国家争取尊严。
接下来,“已无山岳觉”暗指朝廷内外的麻木不仁,连山岳般的忠臣良将也似乎失去了警觉。而“纷遣海楼兵”则描绘出调兵遣将的场景,但这些举措似乎并未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内部矛盾。
“独立非分治”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立无援、缺乏有效治理的担忧,他认为单靠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现状。然而,“同胞可合盟”提出团结同胞的主张,呼吁大家共同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最后两句“桃园忧国意,聊复放歌行”引用了桃园结义的故事,表达诗人深沉的忧国之情,希望通过诗歌唤醒同胞们的爱国之心,共同为国家振兴而歌唱。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犀利,体现了诗人黄节在清末动荡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民族团结的期盼。
神龙翔庆霄,威凤乘阳晖。
德隆昌运合,教薄英才衰。
圣武起王功,哲儒植邦基。
温纯州殿讲,深切玉璪规。
贤轨宁遽倾,休风倏潜移。
巧缘一州将,辍此万乘师。
退抱康世模,济川舍其维。
收士云麓深,会友雪岳奇。
闵曾行独显,吕葛策未施。
绝响旷孰嗣,素编烟今垂。
永眷游习地,载瞻燕居仪。
驾言往城南,翻动湘中思。
景迫昧见道,登堂惘如遗。
方池秋泉清,脩径晨露滋。
荷老莫采折,草荒欲芟治。
徘徊重抚事,咏叹空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