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麟以后更休论,化鹤而归亦浪言。
过眼忽看遗老传,终身不及长公门。
山房惜未从公择,书局闻曾拟道原。
六合茫茫千载远,些成无路可招魂。
获麟以后更休论,化鹤而归亦浪言。
过眼忽看遗老传,终身不及长公门。
山房惜未从公择,书局闻曾拟道原。
六合茫茫千载远,些成无路可招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挽李秀岩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悼念故人的诗歌。诗人通过对逝者生前情境的回忆和想象,表达了自己的哀思之情。
“获麟以后更休论,化鹤而归亦浪言。”开篇两句借用古代神话中的麒麟与仙鹤,意在说明一些美好的事物或愿望在逝者离世后变得毫无意义,只能是空谈。
“过眼忽看遗老传,终身不及长公门。”诗人回忆逝者的往事,感叹自己一生未能达到逝者那样的高度,表达了一种自谦与怀念之情。
“山房惜未从公择,书局闻曾拟道原。”这里的“山房”和“书局”可能是指逝者生前居住或工作的地方。诗人表示对逝者的选择和规划感到惋惜,并暗示自己对于逝者所留下的精神财富有所领悟。
“六合茫茫千载远,些成无路可招魂。”最后两句则是对逝者灵魂的追思,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空间的辽阔,以及诗人试图与逝者的精神世界相连却感到困难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层层叠加的对逝者的回忆和想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思和对逝者生前事迹的怀念之情。
塞山作云云满空,蒸为灵雨飞濛濛。
雨师谷神岂有柄,谁实司之造化功。
早稼益实晚苗秀,高原下隰均芃茂。
最是呼鹰牧马场,至今犹识耕耘候。
喜雨歌馀知雨奇,耳□目视无不宜。
就中对瀑擅佳趣,妙色真声兼占之。
飞泉得雨声愈壮,骤雨飞泉色相向。
浑似水晶宫里游,即之转离惟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