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钱太常葭湄以半舫诗索和次韵四首兼以送之·其四》
《钱太常葭湄以半舫诗索和次韵四首兼以送之·其四》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八月星槎一叶横,几人身得到东瀛。

衡门枉驾深秋冷,高烛联诗永夜清。

已化鹏风溟海上,却回龙节洞庭行。

归装满载端溪石,陆贾南金自可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钱太常乘坐小舟前往东瀛的情景,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壮阔。首句“八月星槎一叶横”,以“星槎”比喻船只,形象地描绘出在八月的夜晚,钱太常所乘的小舟如同一片飘零的叶子,在浩瀚的海面上孤独前行的景象。

接着,“几人身得到东瀛”一句,既是对钱太常个人勇气的赞美,也暗含着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接下来的“衡门枉驾深秋冷,高烛联诗永夜清”,则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凄清与静谧,钱太常在深秋的寒夜里,与友人高烛对诗,长夜不眠,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雅致与情调。

“已化鹏风溟海上,却回龙节洞庭行”两句,运用了庄子《逍遥游》中大鹏展翅的形象,以及屈原《九歌》中龙节的典故,表达了钱太常在海上经历了大风大浪后,又回到了洞庭湖畔,完成了他的旅程,寓意着人生的起伏与归宿。

最后,“归装满载端溪石,陆贾南金自可轻”两句,通过描述钱太常归来时满载端溪石(一种名贵的砚石),以及引用陆贾南金(陆贾曾为汉高祖献策,南金比喻珍贵的礼物)的故事,不仅体现了钱太常此行收获丰富,也暗示了他将这些珍宝视为轻如鸿毛,表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钱太常远行的壮丽与孤独,以及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朱信叔洛阳人往佐长安省幕

洛阳中州中,长安中州雄。

大山巨泽九土镇,三光五岳淑景通。

君居洛南雅是温石辈,今佐大幕全护咸秦冲。

高怀颇堪陪坐啸,逸气直上干青空。

筹帷暇日频访古,溪山好处须从容。

秦宫汉苑久已成陈迹,寒烟茂树倏忽迷西东。

车邻激壮满汧渭,周雅博大基镐丰。

请君收取入笔砚,可以陶写诗书胸。

由秦而西是为入蜀道,乘兴一登岷峨矗天峰。

我家正住岷峨下,定有乡人故老诹衰踪。

为言仗节瀛海上,齿发衰谢气如虹。

(0)

奉和御制读宋书·其二

镇恶才明举,英雄想冠时。

推锋平内侮,直指定西陲。

向使鸿勋就,宁忧霸业衰。

如何丧方召,遗烈漫伤咨。

(0)

元应善利真人祠·其九

外传炯遗迹,真诰垂微言。

子微有妙笔,罗列丹青传。

我生后诸子,倾心慕真诠。

像设俨如在,白云聊续篇。

(0)

齐天乐.馀闲书院拟赋蝉

柳风微扇闲池阁,深林翠阴人静。

渐理琴丝,谁调金奏,凄咽流空清韵。虹明雨润。

正乍集庭柯,凭阑新听。

午梦惊回,有人娇困酒初醒。西轩晚凉又嫩。

向枝头占得,银露千顷。

蜕剪花轻,羽翻纸薄,老去易惊秋信。残声送暝。

恨秦树斜阳,暗催光景。淡月疏桐,半窗留鬓影。

(0)

赠浩然观胡道士

只为丹霄足羽軿,且将奇法验人寰。

从他血肉并烟火,自有仙家九转丹。

(0)

游黄檗山三首·其二

云鹫峰头一万杉,覆盂山下木参天。

当年曾识祖师面,溜雨鸣风三百年。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