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召赴天津行在所余倦知先生赠别次韵》
《奉召赴天津行在所余倦知先生赠别次韵》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深愧麻鞋杜拾遗,逡巡赴召屡愆期。

缉熙始荷维新命,辛螫谁陈小毖诗。

居洛望尊宁独乐,渡江失志欲何之。

重来影静心苏处,傥柱天穿地朽时。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奉召赴天津行在所余倦知先生赠别次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被召见的复杂心情和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首联“深愧麻鞋杜拾遗,逡巡赴召屡愆期”,诗人以唐代诗人杜甫自比,用“麻鞋”象征自己身份的卑微和平民的质朴,表达出被召见时内心的惶恐和不安。同时,“屡愆期”则表明诗人对于应召的犹豫和拖延,反映出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颔联“缉熙始荷维新命,辛螫谁陈小毖诗”,“缉熙”意为光明,这里指诗人开始接受新的使命或任命。“维新命”暗示了政治变革或个人命运的转折。然而,“辛螫”和“小毖诗”则可能暗喻了诗人对新环境或新任务的不适应或担忧,以及在面对挑战时内心的挣扎和自我反省。

颈联“居洛望尊宁独乐,渡江失志欲何之”,“居洛”可能是指诗人居住在洛阳,而“望尊”则表达了对尊贵地位的向往。然而,“宁独乐”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孤独和寂寞的恐惧。后半句“渡江失志欲何之”则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目标或方向的迷茫和困惑。

尾联“重来影静心苏处,傥柱天穿地朽时”,“重来影静心苏处”可能意味着诗人再次回到熟悉的环境或状态中,内心得到了平静和解脱。“傥柱天穿地朽时”则是一种夸张的表述,意在强调时间的漫长和变化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转折点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在友情和自我探索之间的挣扎与思考。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俚言奉送大司徒白翁毕老先生昼锦

黄阁勋名切上台,赤松何事早归来。

东南不复烦筹箸,中外空瞻酌斗才。

手演一函充宦橐,望隆三锡动罘罳。

它年屈指蒲轮诏,好向临淄绿野开。

(0)

江上老渔行为赠大司农白阳毕老年丈请告荣归

大海茫茫吞淮济,浸地稽天渺无际。

岱宗峨峨表八殥,笃生我公真名世。

津门治饷关治兵,筹军储国多血诚。

但闻壁垒一时变,狡奴不敢驱长旌。

御史执法百寮率,矫矫人中推屈轶。

神羊触邪邪屏藏,簪笔生风霜凛粟。

东南倚命惟司徒,心计犹称晁大夫。

言念财货称泉府,泉流出入宜均输。

旧额逋借外者竭,积蠹耗蚀内者渫。

楚赋之波逝不还,旁窦新增堤亦穴。

一一裁量奏帝阊,帝意从之若靡遑。

直令衰薾色渐起,又复三殿亟输将。

正尔明廷勤借箸,公忽抽簪赋归去。

去矣当如苍生何,道路惊传胡太遽。

惭予驽钝蒙驱拂,辱比参苓成药物。

顾今感激岂私恩,所为庙廊思黼黻。

江湖庙廊故相关,鸿飞遵渚公其还。

天为保厘属元老,太傅岂得淹东山。

吁嗟乎太傅岂得淹东山。

(0)

为两儿祝贺明府寿二首·其二

钧天瑶鼓振芳辰,历历蓬壶座上宾。

粹白近连江夏裔,孤清遥接镜湖春。

菁莪迭咏中都化,桃李欣逢上苑新。

只愧九方垂策后,蹇驽犹自滞风尘。

(0)

潮阳陈父母惠诗次韵奉答

海滨何幸借玄綦,肝胆于今一旦披。

骥足方驰云似锦,鸾音初奏羽为仪。

已知吴水波馀润,益信棉城花更奇。

召杜繇来推国士,青山千载慰襟期。

(0)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其九和吴止园大理少

忠贞世笃表台端,门第犹誇晋谢安。

甫被弓旌勋禄重,便开贯索地天宽。

延陵有意劳拈韵,逋客何缘奉染翰。

更忆昆山馀片玉,辉光掩映倚云看。

(0)

还朝面恩

昔从青琐领朝班,三十年来始出山。

半诏瀛州黄发耀,单车燕峤赤心殷。

趋承螭陛参周道,只尺龙舆睹圣颜。

豢养三朝鳌戴重,捐糜何以捍多艰。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