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无穷尽,虽丘或未知。
老聃与项橐,圣岂有常师。
义理无穷尽,虽丘或未知。
老聃与项橐,圣岂有常师。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诗人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追求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古圣先贤教诲的尊崇态度。
"义理无穷尽,虽丘或未知"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哲学思想:宇宙间的道理和真理是无穷无尽的,即使伟大的孔子也可能有所不知。这里的"义理"指的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和道德准则,"虽丘"指的是儒家尊崇的圣人孔子。诗人通过这一表述,展示了对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敬畏之心,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谦逊态度,即认识到个人认知的局限性。
"老聃与项橐,圣岂有常师" 这句话则是诗人对于古代圣贤的崇拜。"老聃"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和列子,他们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著称于世;"项橐"则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隐者,以清高自守而闻名。这两句诗通过将古代不同领域的智者并提,表达了诗人对于圣贤之道的尊崇,以及对他们教诲的寻求和向往。"岂有常师"意味着这些圣贤之言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去理解和运用。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智慧与道德教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古代先贤的崇敬之情。
双星此夕又何如,不管人间羁怨多。
祇为秋期贪速聚,苦催日驭向飞梭。
填乌桥上云初合,回雁峰头月早过。
竟无巧意销愁缕,惟有灰心溢泪河。
卢妇金堂栖海燕,班姬长信抛纨扇。
人间惆怅天不知,天上缠绵人不见。
槎客误从长怅津,君平错解相思瑱。
坐对鸳机娇不语,可怜不是阳台女。
拟将机石付娲皇,补尽人间离缺所。
多离少会离合嘻,已缺难圆缺更悲。
缀玉垂珠非我时,陈瓜列果复奚为。
中秋雨洗月如玉,玉露还将寒兔浴。
万载冰轮物外悬,九霄清气谁相束。
太虚仙子御风行,剪雾裁云那敢触。
流华掩映落人间,轻鲜若霜迷远瞩。
高凉征客意有馀,倚棂独坐思断续。
未许金樽照月浮,虚劳霓羽动秋曲。
婵娟久对色如银,桂子微摇空似绿。
月趁秋来秋载月,开颜写素为余告。
了然不觉沁心魂,秋月于人俱有欲。
秋愿光辉月愿明,人愿秋月光明足。
千年永继八衢灯,四海同瞻不夜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