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其九和吴止园大理少》
《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其九和吴止园大理少》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忠贞世笃表台端,门第犹誇晋谢安。

甫被弓旌勋禄重,便开贯索地天宽。

延陵有意劳拈韵,逋客何缘奉染翰。

更忆昆山馀片玉,辉光掩映倚云看。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林熙春所作的《予告还里辱诸老赠诗用韵漫和十一首》系列中的一首,题为“其九”,回应了吴止园大理少的赠诗。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忠诚与荣誉的重视,以及对过去辉煌成就的回顾。

首句“忠贞世笃表台端”表达了对忠诚品质的推崇,认为这种品质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体现。接着,“门第犹誇晋谢安”则以晋代名臣谢安为例,强调出身高贵的家庭同样可以培养出杰出的人物。

“甫被弓旌勋禄重”描述了一个人因为功绩显著而获得重要职位或荣誉的情景,暗示了个人成就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便开贯索地天宽”可能是在说,由于其贡献,人们的生活空间或视野变得更加广阔。

“延陵有意劳拈韵,逋客何缘奉染翰”这两句提到了古代两位名人——延陵季子和逋客(即柳宗元),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这些历史人物相媲美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最后,“更忆昆山馀片玉,辉光掩映倚云看”将自己比作一块珍贵的玉石,比喻自己的才华和价值,同时暗示自己如同云中之玉,虽隐于幕后,但光芒依然能够照耀四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成就的自豪,也体现了他对忠诚、荣誉、文学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与传统价值观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既庄重又富有诗意的画面。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三良诗

百岁谁免死,贵足留其名。

三良殉秦穆,慷慨平生情。

一诺奉明主,千秋共哀荣。

从容就长夜,斯人岂偏生?

所以黄鸟诗,至今颂遗声。

(0)

柳梢青.江舟偶成

四面窗纱。玻璃格子,照见些些。

有个人人,红船六柱,乌髻双丫。莫愁湖上儿家。

水涨候秦淮划。妹唤桃根,姊名桃叶,郎是桃花。

(0)

点绛唇

独上城楼,一声画角吹寒早。楚天云杳。

帆去如飞鸟。树里青山,山外长江绕。西风到。

斜阳古道。明日多秋草。

(0)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其五伍大夫

墙里双?杰插霄,重门朱殿闭牢牢。

凭谁启钥陈清醑,望见灵筵盏动摇。

(0)

赋得别梦依依到谢家八首·其四

内家来看晓妆成,坐次推排让客卿。

记到竹林曾识面,为翻花样久知名。

语音略别东西宅,梳掠无分内外城。

敢道向郎恩分浅,同群女伴尚关情。

(0)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其四

胡床移近矮窗横,月色须安脸上明。

连夕不来端负我,此时何可再无卿。

真同天士成三个,顿令人间有四并。

相对只消香共茗,半宵残福折书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