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谁免死,贵足留其名。
三良殉秦穆,慷慨平生情。
一诺奉明主,千秋共哀荣。
从容就长夜,斯人岂偏生?
所以黄鸟诗,至今颂遗声。
百岁谁免死,贵足留其名。
三良殉秦穆,慷慨平生情。
一诺奉明主,千秋共哀荣。
从容就长夜,斯人岂偏生?
所以黄鸟诗,至今颂遗声。
这首诗以"三良"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忠诚与名誉的崇高赞扬。"百岁谁免死"开篇,暗示生命短暂,但人的价值在于留下美名。接着提到"三良殉秦穆",他们为了秦穆公的事业,义无反顾地献出生命,展现出大义凛然的气概。"一诺奉明主"强调了承诺的重量和对明主的信任,"千秋共哀荣"则表达了后世对他们的长久怀念和敬仰。
"从容就长夜"描绘了他们平静面对死亡的情景,"斯人岂偏生"进一步质疑命运的不公,认为像三良这样的人不应被轻易遗忘。最后,诗人引用"黄鸟诗"来象征三良的精神永存,他们的事迹和美德至今仍被人们传颂,留下了深远的遗声。
整体来看,张昱通过这首诗,不仅赞扬了三良的忠诚与英勇,也探讨了生死、承诺与历史铭记的主题,具有深刻的道德教化意义。
雨雪既沾足,春日喜载阳。
盎盎融朔气,霭霭舒曦光。
候占惊蛰届,东郊举趾将。
宜旸适惟时,额手三农庆。
而我有厚慰,北望恒皇皇。
塞垣拂庐族,生计惟牛羊。
当春草未萌,所虑风雪凉。
冰甸孳畜冻,往往为灾伤。
内外皆我民,胥愿获安康。
彼此异苦乐,两得斯为良。
而恒不可得,幅员广且长。
冀或同一晴,片时心万方。
鸟卵其形口在腹,腹椭口弇德能畜。
制贻太古匪今俗,坎离既济质惟朴。
用缶鼓缶羲经卜,浑仑善好无薜暴。
土蚀万年黝以穆,寿逾金石贵珠玉。
簠簋敦彝下风伏,徒纪癸丁及仲叔。
陶于河滨此其躅,承浆酌酒来百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