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清况只僧知,棋局诗筒事事迟。
南国听莺游子梦,西窗剪烛故人思。
胭脂乍滴芙蓉靥,碧玉常低翡翠枝。
怪底沈郎腰瘦尽,不堪春恨雨如丝。
近来清况只僧知,棋局诗筒事事迟。
南国听莺游子梦,西窗剪烛故人思。
胭脂乍滴芙蓉靥,碧玉常低翡翠枝。
怪底沈郎腰瘦尽,不堪春恨雨如丝。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带来的独特氛围与情感体验。首句“近来清况只僧知”,以僧人作为视角,暗示春雨带来的清新与宁静,只有僧人才能深刻体会。接着“棋局诗筒事事迟”一句,通过棋局和诗筒的延缓,形象地表达了春雨对日常活动的影响,增添了一种慵懒而悠然的意境。
“南国听莺游子梦”一句,将听莺声与游子的梦境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游子在外漂泊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春雨中的鸟鸣更添了几分乡愁。而“西窗剪烛故人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想象与故人的相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胭脂乍滴芙蓉靥,碧玉常低翡翠枝”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春雨比作胭脂,轻柔地落在芙蓉般的脸颊上,又将雨滴比作碧玉,轻轻垂落在翡翠般的树枝上,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的细腻与美丽,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成长。
最后,“怪底沈郎腰瘦尽,不堪春恨雨如丝”两句,借沈约(沈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因春雨引发的深深愁绪,仿佛春雨不仅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无尽的忧伤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中独特的美感与复杂的情感,引人深思。
鸡鸣涉滦水,惨淡望沙漠。
穹庐在中野,草际大星落。
风高班马嘶,露下貂裘薄。
晨霞发海峤,旭日照城郭。
嵯峨五色云,下覆丹凤阁。
琳宫多良彦,休驾得栖泊。
清樽置美酒,展席共欢酌。
弹琴发幽怀,击筑咏新作。
生时属承平,幸此帝乡乐。
愿言崇令德,相期保天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