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朝面恩》
《还朝面恩》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昔从青琐领朝班,三十年来始出山。

半诏瀛州黄发耀,单车燕峤赤心殷。

趋承螭陛参周道,只尺龙舆睹圣颜。

豢养三朝鳌戴重,捐糜何以捍多艰。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林熙春所作的《还朝面恩》。诗中描绘了诗人从官场生涯的起点,历经三十年后重新回到朝廷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与敬仰之情。

首句“昔从青琐领朝班”,描述了诗人初入官场,站在权力的门槛上,准备为国家效力的场景。“三十年来始出山”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终于有机会再次回到朝廷的心路历程。

接着,“半诏瀛州黄发耀,单车燕峤赤心殷”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朝廷的召唤比作照亮老人的阳光(黄发耀),以及独自驾车前往边疆的决心(单车燕峤)。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也体现了他面对艰难任务时的坚定意志。

“趋承螭陛参周道,只尺龙舆睹圣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进入朝廷后的场景,他恭敬地跟随在龙陛旁,参与国家的决策过程,近距离见到君王的面容。这里通过“周道”和“圣颜”的使用,强调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参与和对君主的尊崇。

最后,“豢养三朝鳌戴重,捐糜何以捍多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多年服务国家的回顾和对未来的责任感。他自谦地说自己如同被国家精心培养的海龟,虽然肩负重任,但面对国家的困难和挑战,他深知自己的力量有限,表达了对国家和君主的深切责任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谦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对君主的尊敬以及对自己职责的深刻认识,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深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厓门谒三忠祠

双峰如阙水迢迢,恍惚洪涛怒未消。

相国有祠遗异代,书生无泪洒前朝。

空闻谢豹啼荒殿,无复黄龙起暮潮。

礼罢苔阶长太息,满厓风雨正潇潇。

(0)

同任肇楚家泽春桃溪夜话

城上柝声沉,草堂灯正深。

须知长夜话,多是隔年心。

初月不盈沼,凉风渐满林。

当杯宜尽醉,吾辈重知音。

(0)

三城客舍喜任山有偕雨望侄至

石上一壶酒,春残直至今。

轩车重枉顾,月色正当深。

古调追风雅,穷交重素心。

斯怀与斯夕,难得是知音。

(0)

送愿来上人还谷旸祝其本师生日即□赴范总戎之约

去去三春道,莺花绕衲衣。

谷旸揩背罢,琼岛论心微。

当道谁相识,知音如此稀。

空嗟无雁处,书札不常归。

(0)

山居三十韵·其一

历历烟销破寺东,避人深处独书空。

文藏二酉升沉外,名寄寒山寂寞中。

无事翻经销永日,此时弹剑想长虹。

年来胜事看成幻,得失何妨学塞翁。

(0)

羊城秋忆·其四

三千红粉泣仳离,鬓乱钗横下翠帷。

一叶已难逢范蠡,千金谁为赎文姬。

含颦柳叶销残黛,覆额梅花冷旧枝。

谁肯坠楼轻七尺,绿珠千古是男儿。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