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将至太和寄蔡仲偃太博》
《将至太和寄蔡仲偃太博》全文
宋 / 赵抃   形式: 古风

我忆去年仲冬月,夜醉离尊晓船发。

鼕鼕画鼓上穷江,章贡川源接南粤。

虔州之民十万家,下车公议乱如麻。

去除烦苛养疲瘵,令严讼简俗亦嘉。

农事屡登稻粱积,狱犴空虚寇衰息。

远陬安堵幸实天,阙然自愧予何力。

迩来被旨还神京,乘秋击棹烟波行。

夷犹入境奚所喜,故人乐土弦歌声。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的作品《将至太和寄蔡仲偃太博》,通过描绘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即将前往之地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地方治理的深刻思考与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首句“我忆去年仲冬月”,诗人以回忆的方式开始,将读者带入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即去年的冬季。接着,“夜醉离尊晓船发”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情景,既有离别的愁绪,也有清晨出发的清新与希望。

“鼕鼕画鼓上穷江,章贡川源接南粤”两句,通过生动的音响描写和地理环境的勾勒,展现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壮丽景色和地域特色。这里的“穷江”、“川源”、“南粤”等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对边疆或偏远地区的关注。

“虔州之民十万家,下车公议乱如麻”两句,直接揭示了诗人到任后面对的复杂局面。一方面,虔州拥有众多的百姓,另一方面,地方事务纷繁复杂,需要公正处理。这反映了诗人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去除烦苛养疲瘵,令严讼简俗亦嘉”表现了诗人治理地方的策略和成效。他致力于减轻民众负担,改善社会风气,使得法律严明而诉讼减少,社会秩序良好。

“农事屡登稻粱积,狱犴空虚寇衰息”进一步展示了治理成果。农业生产丰收,粮食充足;犯罪率下降,社会治安得到改善。这些成就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福祉的重视。

“远陬安堵幸实天,阙然自愧予何力”表达了诗人对地方安宁的欣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能力有限的谦逊态度。他意识到,地方的稳定和发展并非一人之力所能完全实现,而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

最后,“迩来被旨还神京,乘秋击棹烟波行。夷犹入境奚所喜,故人乐土弦歌声”则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虔州,返回京城的情景。他心中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在即将踏入新的旅程之际,诗人想象着与老朋友相聚,共享乐土的弦歌声,充满了对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治理经验的回顾,也有对未来挑战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赵抃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度赤金峡

兹山多赤云,石石悉灵异。

冥濛当月午,宝气烛天地。

丹砂亘南北,碧涧分巨细。

绝顶辟石房,玲珑逼天际。

青羊及驯鹊,一一向空睇。

稍南盘一径,石古路如砌。

森森女娲庙,客户竞私祭。

儿童聚乡塾,师出尽儿戏。

黯黯神烛昏,脂车作行计。

回坡何杂沓,足滑沙石腻。

出峡月已高,惊闻鼓声沸。

(0)

再次杏冈韵

辟谷山中自养神,九还曾信后天身。

山人尚少乾坤债,野性还于水石邻。

访落诏书劳用旧,继离天子重更新。

金貂玉马连云第,东海如今是几尘。

(0)

寄何燕泉少宰·其二

帝宸方发曙,卿月下层霄。

野色高低树,江声来去潮。

碧山容露冕,瘦鹤认风标。

相忆回澜夜,渔歌第几桥。

(0)

寿日

生申良此日,更始重元年。

离合悲欢外,妻儿考妣前。

幔亭飞一鹤,玗洞拜诸仙。

铁笛虹桥下,风光也自怜。

(0)

洮州即事叠韵四首·其二

民情莫道软如绵,满纸虚辞辄叩天。

堪笑问来无别事,相争数百是釐钱。

(0)

同吕泾野谒横渠祠·其一

览眺陟雄渭,钦访降周原。

苍松翳广殿,碧岫当崇门。

气畅百形丽,迹胜千古尊。

繄昔此夫子,壮志等昆崙。

折衷既罔谬,为道久弥尊。

微言亦屡示,至德要独存。

悲哉迹自远,邈矣述者繁。

精英顾莫逮,糠秕宁可飧。

讲严理益晦,源涸流岂奔。

幽怀每长喟,景秽言复吞。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