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正亨庆从此日,万物咸新利贞吉。
送旧迎春一夜来,三元为首众情得。
万汇潜臻俱是泰,玄化昭彰天作盖。
气和玉烛调阴阳,磨砻整顿知明代。
知明代,歌刑政,王道恢张千官盛。
任土陈仪四远来,衣佩锵锵言不尽。
拱极之心文与武,乾坤澄滤焕今古。
丹凤来仪见九重,我朝丕运还难遇。
感通玄贶时无比,五谷精华从兹始。
五色高吞日月明,百川尽归朝宗水。
元正亨庆从此日,万物咸新利贞吉。
送旧迎春一夜来,三元为首众情得。
万汇潜臻俱是泰,玄化昭彰天作盖。
气和玉烛调阴阳,磨砻整顿知明代。
知明代,歌刑政,王道恢张千官盛。
任土陈仪四远来,衣佩锵锵言不尽。
拱极之心文与武,乾坤澄滤焕今古。
丹凤来仪见九重,我朝丕运还难遇。
感通玄贶时无比,五谷精华从兹始。
五色高吞日月明,百川尽归朝宗水。
这首诗名为《缘识》,创作于宋朝,由著名文学家赵炅所作。从诗的内容来看,赵炅在此通过对春节即将到来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于新生活、新希望的期待与喜悦。
“元正亨庆从此日,万物咸新利贞吉。” 这两句开篇便设置了一个吉祥、充满生机的氛围,通过“元正”(春节)这一特定时刻来强调万物更新换代之美好。
接着,“送旧迎春一夜来,三元为首众情得。” 描述了人们在除夕之夜告别过去、欢庆新年的景象。这里的“三元”指的是古人认为的岁首、三月节和八月节,这里特指春节,是新的一年开始的象征。
诗中还通过“万汇潜臻俱是泰,玄化昭彰天作盖。” 来表达自然界和谐、丰富的景象,以及对宇宙秩序的赞美。这两句强调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秘,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愿望。
“气和玉烛调阴阳,磨砻整顿知明代。” 这里通过“气和玉烛”来形容春天温暖而柔和的气候,并且强调了自然界的平衡与调和,以及对历史时期(即“明代”)的认识。
紧接着,“知明代,歌刑政,王道恢张千官盛。”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明君圣德、法治清明的赞颂以及对国泰民安局面的期待。
“任土陈仪四远来,衣佩锵锵言不尽。” 描述了外邦使者前来朝贡的情形,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一个强盛国家的国际地位和文化影响力。
“拱极之心文与武,乾坤澄滤焕今古。” 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对文学与军事双方面才能的尊崇。通过“乾坤”象征天地万物,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广博的视野。
“丹凤来仪见九重,我朝丕运还难遇。”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祥瑞降临、国泰民安的景象。其中,“丹凤”是吉祥之物,常用以比喻帝王的威仪;“九重”则是对皇宫深远庄严的形容。
最后,“感通玄贶时无比,五谷精华从兹始。” 描述了一种超越常规、难以遇见的美好时代,以及这种时代下农作物的丰饶。这里“感通玄贶”强调了诗人对于这一时代的深切感受和对天命的敬畏。
全诗通过春节这一特定时刻,展现了作者对新生活、新希望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现出对历史文化传承、国家安泰以及国际地位的自豪与期待。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界和谐生动的描绘,也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遍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一月春寒缩牛马,束桂薪刍不当价。
去年霜早谷蕃熟,雨烂秧青无日晒。
深山处处人夷齐,锄荒饭蕨填朝饥。
干戈满地此乐土,不谓乃有凶荒时。
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为命牛亦冻。
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
山工日斲器,殊匪事樵牧。
掘地取云根,剖坚如剖玉。
食具与果具,待宾良有勖。
亦将茶具并,饱啜时出俗。
公何都赠予,金多不入目。
我家固宜之,瓦碗居漏屋。
得此尤称穷,客来无不足。
唯应赤脚婢,收拾怨常酷。
夏席堆青齑,冬盘饤旨蓄。
竟无粱肉馔,甚愧萧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