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工日斲器,殊匪事樵牧。
掘地取云根,剖坚如剖玉。
食具与果具,待宾良有勖。
亦将茶具并,饱啜时出俗。
公何都赠予,金多不入目。
我家固宜之,瓦碗居漏屋。
得此尤称穷,客来无不足。
唯应赤脚婢,收拾怨常酷。
夏席堆青齑,冬盘饤旨蓄。
竟无粱肉馔,甚愧萧家录。
山工日斲器,殊匪事樵牧。
掘地取云根,剖坚如剖玉。
食具与果具,待宾良有勖。
亦将茶具并,饱啜时出俗。
公何都赠予,金多不入目。
我家固宜之,瓦碗居漏屋。
得此尤称穷,客来无不足。
唯应赤脚婢,收拾怨常酷。
夏席堆青齑,冬盘饤旨蓄。
竟无粱肉馔,甚愧萧家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答吴长文内翰遗石器八十八件》,通过对朋友赠送的石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首先描绘了山工精心制作的石器,虽然原本用于日常劳作,但经他们巧手雕琢,如同玉质般精美。这些石器既可用于饮食(食具、果具),又可备客(待宾良有勖),甚至还有茶具,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让简朴的生活也有了雅致。
诗人对朋友的慷慨大度表示感谢,虽然礼物看似普通(金多不入目),但对他来说却极为珍贵,因为家中条件并不富裕(瓦碗居漏屋)。他自嘲说,即使是贫穷,这些石器也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让客人来访时感到满足。然而,日常打理这些器物的婢女可能会因工作辛苦而抱怨(收拾怨常酷)。
诗人以夏天用石器盛青菜(夏席堆青齑)、冬天储存美食(冬盘饤旨蓄)的生活画面,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石器的实际用途。他感慨自己没有丰盛的宴席(竟无粱肉馔),但仍深感满足,这与萧家的奢华相比,显得更为质朴和谦逊(甚愧萧家录)。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感激,同时也流露出对物质欲望适度的认识。
十万义师齐放仗,天涯流落征南将。
将坛已废诗坛存,四海才人远相访。
萧山诗老七十翁,宦游岭南家浙东。
平生慷慨多大节,千金屡散称朱公。
广柳之车上方剑,君家义声世争艳。
不教壮士走越胡,更遣安昌落奸焰。
君今退作诗家豪,雄风飒爽生笺毫。
五言长城忽在眼,偏师欲往惭钤韬。
天南喜得忘年友,风雨满城过重九。
欲邀君赏东篱花,惜少柴桑白衣酒。
梅州于分野,上应牵牛星。
下有一丈夫,牵牛饮烟汀。
临溪织女居,三五光荧荧。
乘槎客过此,疑遇星精灵。
谁知老词客,牧犊春山青。
自唱宁戚歌,叩角呼儿听。
风尘方澒洞,极目天冥冥。
奇士天下无,且熟相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