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春寒缩牛马,束桂薪刍不当价。
去年霜早谷蕃熟,雨烂秧青无日晒。
深山处处人夷齐,锄荒饭蕨填朝饥。
干戈满地此乐土,不谓乃有凶荒时。
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为命牛亦冻。
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
一月春寒缩牛马,束桂薪刍不当价。
去年霜早谷蕃熟,雨烂秧青无日晒。
深山处处人夷齐,锄荒饭蕨填朝饥。
干戈满地此乐土,不谓乃有凶荒时。
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为命牛亦冻。
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萧立之所见的春寒景象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民生问题。首句“一月春寒缩牛马”写出了早春时节的严寒,连牛马都因寒冷而行动迟缓。接下来,“束桂薪刍不当价”暗示了物价上涨,柴草贵得难以承受。
诗中通过“去年霜早谷蕃熟”和“雨烂秧青无日晒”两句,回忆了去年丰收的场景,与当前的困境形成对比。农人们在深山中艰辛劳作,“锄荒饭蕨填朝饥”,生活困苦,尽管身处“乐土”,却面临战乱带来的灾难。
“干戈满地此乐土,不谓乃有凶荒时”表达了诗人对战乱频仍、百姓生活陷入困顿的忧虑。最后两句“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为命牛亦冻”揭示了当前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因为连赖以生存的牛也因寒冷而无法正常劳作。诗人以“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形象地描绘了老翁失去耕牛后的悲痛,反映出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春寒时节农民的艰辛生活,以及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野步溪流静,源深兴未归。
晚禽栖雪竹,残霰洒禅衣。
放意天涯远,狂吟人迹稀。
诗成寄我侣,清气动禅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