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红尘去,閒眠日几回。
馀花山槿落,小卉海棠开。
制解僧初出,凉生客渐来。
共言西涧冰,经夏起枯埃。
不向红尘去,閒眠日几回。
馀花山槿落,小卉海棠开。
制解僧初出,凉生客渐来。
共言西涧冰,经夏起枯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生活场景,诗人似乎远离了世俗的喧嚣,选择在自然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首句“不向红尘去,闲眠日几回”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不愿涉足尘世的纷扰,而是选择在闲适中度过时光,每日重复着这样的生活节奏。
接下来,“馀花山槿落,小卉海棠开”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更迭,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山槿的凋零与海棠的绽放,不仅构成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规律。
“制解僧初出,凉生客渐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环境与氛围。僧人初出,可能象征着新的开始或心灵的觉醒;而凉意的产生与客人的逐渐到来,则暗示了环境的宜人与人际交往的和谐。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周围世界的敏感与欣赏。
最后,“共言西涧冰,经夏起枯埃”以西涧的冰与夏日的尘埃为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状态的反思。冰化为水,尘埃飞扬,都是自然界不可逆的过程,诗人通过这些景象,或许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生命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
蜀江濯锦含文漪,竹生江岸初绿滋。
锦波一浸入竹肌,万洗不落斑在皮。
又闻泪点洒舜妃,遗迹渐染传今时。
搯不受爪滑可持,隐起高节无屈攲。
江神虽宝莫自私,烟根忽逐霜刀离。
截而为杖得者谁,庞眉大士今一枝。
斑斓颇与坏衲宜,朝跻山巅暮江湄。
山备兕虎江蛟螭,尔杖未折莫汝危。
足力自健无险巇,安用童子两肩为。
当年常竹纹无奇,犹托变化神葛陂。
况此已是斑龙儿,长恐一旦风云随。
复整头角还天逵,未必久为师有之。
楼君仕涂杰,范子儒林选。
论交二人者,诚至不以勉。
范也车将西,楼也酒以饯。
胡然胶漆地,犹假外物显。
范子庭前石,千年立苍藓。
移入楼君圃,重可载十辇。
坚以示固交,此意岂云浅。
怪不涉剜刻,险不到崖巘。
坦然久要情,无向石间辩。
其坚竟有泐,其重尚可转。
不若照以心,两确乃吾善。
永结忘形游,嵌岩君勿羡。
我心烱烱君应识,万事都慵独吟癖。
二年客眼看京华,可见无媒进无益。
势门所喜在佞豪,直语空拳无一怿。
爱君挺拔生贵家,不学庸儿醉朱碧。
两提试笔赋翰林,落落金声天上掷。
改丞殿省头不回,直把群经重研摭。
相逢怜我犹滞濡,四十金闺未通籍。
势门宜不容此身,赖有君家好投迹。
书斋延坐开新编,光焰文章追祖白。
更邀诗社同襟期,脱略形骸一疏戚。
公侯必复君勿迟,志士由来轻尺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