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疑路尽,陡转水云湾。
柁尾经滩涩,篙声下石悭。
鹭窥鱼独立,猱挂树低攀。
不尽临流意,几忘客旅艰。
舟行疑路尽,陡转水云湾。
柁尾经滩涩,篙声下石悭。
鹭窥鱼独立,猱挂树低攀。
不尽临流意,几忘客旅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辰州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
首句“舟行疑路尽”,开篇即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前方道路的不确定感,仿佛在探索未知的旅途上,心中充满着对终点的期待与好奇。接着,“陡转水云湾”一句,描绘了舟行至一处曲折蜿蜒的水域,水天一色,云雾缭绕,景象壮丽而神秘,给人以无限遐想。
“柁尾经滩涩,篙声下石悭”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舟行过程中的艰难与挑战。舵尾经过滩石时显得格外吃力,篙声在触碰石块时显得异常谨慎,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旅途的不易与艰辛。
“鹭窥鱼独立,猱挂树低攀”则转向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鹭鸟在水中窥视,独自站立,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悠然的姿态;猴子则在树间低矮处攀爬,活泼生动。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又蕴含了诗人对自由与生命力的向往。
最后,“不尽临流意,几忘客旅艰”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沉浸与忘我,仿佛所有的旅途劳顿都已消散,只剩下心灵的平静与满足。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释放与疗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舟行途中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体验相结合,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生机,也反映了人在旅途中的思考与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新江自南来,西与端江汇。
寒光入灵羊,一碧浸罗带。
屹然鹄奔亭,遗音溢千载。
羽仪莫可见,窈窕想姝态。
遭戕瘗同坎,襦布久不坏。
诉冤如生平,隐显一何怪。
雠人阖户戮,化质抟风快。
且将忧患辞,浩荡烟霄外。
舄飞并剑跃,类与神灵会。
物变固难穷,抚事增感慨。
周侯昔行部,美绩此尤最。
江生引为言,建平平捐罪。
宋兴跨唐虞,乾坤正交泰。
皇华命俊哲,枉横无纤芥。
琳琅斯亭篇,證古欲陈戒。
杀人贵灭口,覆族竟自败。
奸谀诛既死,潜德发幽晦。
坚珉可磨镌,荣光庶长在。
合肥有老桧,得名自何公。
何公何代人,名迹了莫穷。
高枝偃羽盖,低枝卧苍龙。
盘根彻厚地,疏影落寒空。
荏苒九天碧,仍为烟雾濛。
相传魏武帝,解甲休铁骢。
尝坐此桧下,吞吴未成功。
至今晦暝夕,往往扬英风。
我公心好古,清标耸千峰。
鉴赏挥巨笔,丹青孰为工。
璨璨发明玉,琤琤叩丝桐。
谈笑走兵役,垣墙密泥封。
拂拭枯折干,一助春风融。
愿回拔山力,移植明光宫。
鞭驴赴君招,十步九蹶促。
相逢即忘劳,深围坐重褥。
恍疑出尘寰,气象豁双目。
名花散天香,仙露浥柔玉。
寄乐方寸间,岂必待华屋。
脱屣远市朝,散发免羁束。
更闻诵新作,字字芝兰馥。
堆盘樱实红,满斝酦醅渌。
幽欢未言归,酒令不须督。
平时常卷舌,动静畏险俗。
玄谈今尽倾,我难惬君欲。
朝闻夕可死,悟矣无迟速。
感君倾醍醐,洒我久饥腹。
又如旱田禾,沛然甘雨沃。
主人意殷勤,呼儿具灯烛。
谁家有斯客,贳衣心亦足。
明朝得长篇,调险不可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