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
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
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
二年忘却问家事,门庭多草厨少烟。
庖童朝告盐米尽,侍婢暮诉衣裳穿。
妻孥不悦甥侄闷,而我醉卧方陶然。
起来与尔画生计,薄产处置有后先。
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都五顷田。
然后兼卖所居宅,髣髴获缗二三千。
半与尔充衣食费,半与吾供酒肉钱。
吾今已年七十一,眼昏须白头风眩。
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
未归且住亦不恶,饥餐乐饮安稳眠。
死生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
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
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
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
二年忘却问家事,门庭多草厨少烟。
庖童朝告盐米尽,侍婢暮诉衣裳穿。
妻孥不悦甥侄闷,而我醉卧方陶然。
起来与尔画生计,薄产处置有后先。
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都五顷田。
然后兼卖所居宅,髣髴获缗二三千。
半与尔充衣食费,半与吾供酒肉钱。
吾今已年七十一,眼昏须白头风眩。
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
未归且住亦不恶,饥餐乐饮安稳眠。
死生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豁达态度。诗中“达哉达哉白乐天”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精神状态感到满足和快乐。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隐逸生活,诗人展示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追求。
诗中的细节,如“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描绘出诗人年轻时就有超脱世俗之志,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功名利禄。"二年忘却问家事,门庭多草厨少烟"则表现了诗人的豁达,他对家庭琐事并不挂心,反而是家中的经济状况让人忧虑。
在面对生活的困顿时,诗人并未感到绝望,而是通过变卖资产来应对,"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都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等句节,显示了他处理现实问题的实际态度。
最后,“吾今已年七十一,眼昏须白头风眩”表明诗人虽然年迈,但内心依旧坚守着自己的生活哲学,而“死生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则是对生命无常的超然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他面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以及对自由生活方式的坚持。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