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地千楹排镂磶,朱楼跨空半天赤。
鬼神下瞰防祸机,坐使心猿困跳踯。
岂知高人心独远,不觅赢馀但容膝。
寄傲南窗一事无,时见归云度晴碧。
涌地千楹排镂磶,朱楼跨空半天赤。
鬼神下瞰防祸机,坐使心猿困跳踯。
岂知高人心独远,不觅赢馀但容膝。
寄傲南窗一事无,时见归云度晴碧。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容安阁”的建筑及其周围环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涌地千楹排镂磶,朱楼跨空半天赤”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容安阁的壮观景象。千楹之楼仿佛从地面涌出,排列整齐,雕刻精美;朱红色的楼阁高耸入云,如同跨越天空,呈现出半边天的鲜红。这两句不仅展示了建筑的宏伟与色彩的艳丽,也暗示了其在自然中的独特地位。
接下来,“鬼神下瞰防祸机,坐使心猿困跳踯”两句,运用了象征和拟人的手法,将容安阁置于一种超然于世俗之上的境界。鬼神俯瞰,仿佛在警惕着可能的灾祸,而阁中之人却能静心,让躁动不安的心灵得以平静。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容安阁避世脱俗之美的赞美,也隐含了对内心世界寻求宁静的渴望。
“岂知高人心独远,不觅赢馀但容膝”进一步揭示了容安阁主人的心境。高人之所以远离尘嚣,是因为他们的心志超凡脱俗,无需追求多余的物质财富,只需一个足以容膝的空间即可。这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寄傲南窗一事无,时见归云度晴碧”描绘了容安阁主人在南窗下的悠闲生活,他无所事事,只是偶尔欣赏窗外的云彩在晴朗碧蓝的天空中飘过。这一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容安阁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哲学内涵,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莺花近甸,鸿雪去程,依稀梦境堪觅。
记否那回携手,汀波恋馀碧。
垂虹影,还自直,有几许、倩魂消得。
画眉冷,走马人来,鸥鹭曾识。
回念别离时,陌上香泥,罗带为谁拭。
怕说绣鞯行处,鞭丝堕秋色。前踪认,如过翼。
尽唤起、暮愁千尺。断桥外,细雨恹恹,重问村驿。
扫叶门深,冲泥苍浅,雪残犹凝。
清言伫久,依约夕阴吹暝。
怪衙参、催归太迟,忍寒负却黄花等。
对藤枝络架,晚来还是,冻禽声静。萍梗。终无定。
正话到城南,者番邻并。河桥旧约,又说玉虹腰冷。
占新巢、谁家画梁,笑人忙剧春燕影。
问何年、三塔吟莺,唤教乡梦醒。
东楼春色天边落,来时白蘋风作。
凤辇曾留,瑶台乍起,妆点远山眉角。宫蝉绰约。
想欲动晨光,未垂帘箔。
炫转荧煌,明星一一带池阁。
兴亡几番过眼,听游人指说,斜照城脚。
窣堵波高,雨淋铃急,坏磴莓墙萧索。
惊飙振箨,是曲里琵琶,白翎哀雀。
只有长河,潺湲声似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