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楼春色天边落,来时白蘋风作。
凤辇曾留,瑶台乍起,妆点远山眉角。宫蝉绰约。
想欲动晨光,未垂帘箔。
炫转荧煌,明星一一带池阁。
兴亡几番过眼,听游人指说,斜照城脚。
窣堵波高,雨淋铃急,坏磴莓墙萧索。
惊飙振箨,是曲里琵琶,白翎哀雀。
只有长河,潺湲声似昨。
东楼春色天边落,来时白蘋风作。
凤辇曾留,瑶台乍起,妆点远山眉角。宫蝉绰约。
想欲动晨光,未垂帘箔。
炫转荧煌,明星一一带池阁。
兴亡几番过眼,听游人指说,斜照城脚。
窣堵波高,雨淋铃急,坏磴莓墙萧索。
惊飙振箨,是曲里琵琶,白翎哀雀。
只有长河,潺湲声似昨。
这首《台城路·辽后洗妆楼》由清代词人曹贞吉所作,描绘了一幅辽后在洗妆楼上的景象,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开篇“东楼春色天边落”,以春日之景衬托出辽后洗妆楼的静谧与孤寂。接着“来时白蘋风作”一句,通过自然界的微风,暗示了辽后到来时的氛围,既有清新之感,又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
“凤辇曾留,瑶台乍起,妆点远山眉角。”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凤辇象征着辽后的尊贵身份,瑶台则代表了她曾经的辉煌宫殿,远山眉角则是对辽后容貌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她面对岁月流转、江山易主的无奈与感慨。
“宫蝉绰约,想欲动晨光,未垂帘箔。”宫中的蝉鸣似乎在清晨的阳光中轻轻摇曳,但辽后并未放下帘幕,或许是在等待,或许是在沉思,这一细节表现了她的孤独与深思。
“炫转荧煌,明星一带带池阁。”夜幕降临时,星辰映照在池阁之上,光芒闪烁,既美丽又凄凉,如同辽后的命运,繁华过后只剩寂静与回忆。
“兴亡几番过眼,听游人指说,斜照城脚。”历史的兴衰更替,如同过眼云烟,而游人们在讲述着往事,斜阳下的城墙见证了这一切的变迁。
“窣堵波高,雨淋铃急,坏磴莓墙萧索。”窣堵波是佛教建筑,此处可能象征着辽国的宗教文化,然而在风雨侵蚀下,一切都显得破败不堪,满是荒凉与寂寞。
“惊飙振箨,是曲里琵琶,白翎哀雀。”疾风吹动竹叶,仿佛是远处琵琶的哀怨之声,白翎哀雀的叫声更是增添了悲凉的气氛,整个画面充满了凄美与哀愁。
最后,“只有长河,潺湲声似昨。”唯有那条长河,流水声依旧,仿佛时间并未流逝,而辽后的故事却已随风而去,只留下无尽的怀念与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辽后洗妆楼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人生非金石,寿夭不自知。
一日复一日,亦或至耄期。
方其未死间,早夜勿自欺。
嗟彼陷溺者,太山起毫釐。
努力戒惰偷,尧舜可庶几。
我今齿发弊,彊健复几时。
一寸学古心,自视犹可为。
鸡鸣推枕起,为善亦孳孳。
天定终胜人,吾世或未衰。
素业果有传,三复吾此诗。
七十未捐书,正恐死乃息。
起挑窗下灯,度此风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