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无风起烟雾,墙间江山更疑误。
千岩万壑眩明灭,暖翠浮岚满窗户。
岘山鼎列屹相望,发地撑空鶱欲翔。
一峰拔起群山上,嶪若紫盖相雄长。
仙山佛国住杳霭,晨烟暮云追惝恍。
良工妙与山写真,诗中有画须诗人。
诵君清诗对画壁,承蜩斲鼻俱疑神。
知君怀古有高趣,我揽襄山识佳处。
愿抄此诗誊此图,开卷时时揖羊杜。
堂上无风起烟雾,墙间江山更疑误。
千岩万壑眩明灭,暖翠浮岚满窗户。
岘山鼎列屹相望,发地撑空鶱欲翔。
一峰拔起群山上,嶪若紫盖相雄长。
仙山佛国住杳霭,晨烟暮云追惝恍。
良工妙与山写真,诗中有画须诗人。
诵君清诗对画壁,承蜩斲鼻俱疑神。
知君怀古有高趣,我揽襄山识佳处。
愿抄此诗誊此图,开卷时时揖羊杜。
这首宋代陈造的《题陈主管东墙三岘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首句“堂上无风起烟雾”以烟雾缭绕的堂屋为背景,引出墙上的山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离的氛围。接着,“千岩万壑眩明灭”展现出山势的起伏变化,光影明暗交错,给人以立体感。
“暖翠浮岚满窗户”进一步描绘了山色的鲜活,翠绿的山峦与浮动的岚气映入窗棂,仿佛触手可及。诗人接着将视线投向远方,“岘山鼎列屹相望”,描绘了三座山峰如鼎峙般壮观,又如飞鸟欲展翅翱翔。“一峰拔起群山上”则突显了某座山峰的峻峭和独立。
“嶪若紫盖相雄长”运用比喻,形容山峰犹如紫色华盖,雄伟壮观。接下来,诗人将画面引入神话般的意境,“仙山佛国住杳霭”,暗示山中可能隐藏着超凡脱俗的世界。最后,诗人高度评价了画作,认为它如同诗一般富有画面感,读诗赏画,令人如痴如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画中的三岘图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陈主管艺术才华的赞赏。结尾处,诗人期待将此诗与画作一同珍藏,以便随时欣赏,甚至希望借此与古代诗人羊祜、杜甫等大家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