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淡口脂痕。泪也纵横。亦狂亦侠亦温文。
一卷临风开不得,人瘦三分。梦醒转沉吟。
细剔龛灯。词家从不觅知音。
辛苦痴怀何用诉,似我秋心。
吟淡口脂痕。泪也纵横。亦狂亦侠亦温文。
一卷临风开不得,人瘦三分。梦醒转沉吟。
细剔龛灯。词家从不觅知音。
辛苦痴怀何用诉,似我秋心。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深夜阅读古词时的心境。"吟淡口脂痕",形象地刻画出诗人低声吟咏,仿佛能看见唇边淡淡的脂粉痕迹,暗示着他对词中的情感投入和自我陶醉。"泪也纵横",则表达了他读到感伤之处时难以抑制的泪水,显示出诗人的深情与敏感。
"亦狂亦侠亦温文",诗人将自己与词中人物相联系,既感受到词人的狂放不羁,又体验到其侠义精神,同时也能体会到那份温文尔雅。"一卷临风开不得,人瘦三分",通过描绘词卷在风中翻动却无法完全解读的场景,以及诗人因此而消瘦的形象,传达出他对词作深沉的理解和共鸣。
"梦醒转沉吟",诗人从梦境中醒来,思绪仍在词中徘徊,继续深入思考。"细剔龛灯",灯光微弱,诗人独自一人在灯下研读,显得孤独而专注。"词家从不觅知音",他感叹词人虽才华横溢,但知音难觅,流露出对理解和共鸣的渴望。
最后两句"辛苦痴怀何用诉,似我秋心",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深深感慨,他的苦闷和深情无人诉说,就如同秋天的寂寥心境,充满了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词为引,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人生孤独境遇的深刻体会,语言含蓄而富有感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远国通王化,儒林得使臣。
六君成典册,万里奉丝纶。
云水连孤棹,恩私在一身。
悠悠龙节去,渺渺蜃楼新。
望里行还暮,波中岁又春。
昏明看日御,灵怪问舟人。
城邑分华夏,衣裳拟缙绅。
他时礼命毕,归路勿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