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葛天民》
《次韵葛天民》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捣柏为香炷,煎茶当酒杯。

鬓因儿女雪,心向利名灰。

茅屋湖边住,柴扉柳下开。

残年未归去,排日为公来。

(0)
注释
捣:捣碎。
柏:柏树。
香炷:香烛。
煎:煮沸。
茶:茶水。
酒杯:饮酒的器具。
鬓:鬓发。
儿女:子女。
雪:比喻白发。
心:内心。
利名:功名利禄。
灰:灰烬,比喻心灰意冷。
茅屋:简陋的小屋。
湖边:湖畔。
柴扉:柴门。
柳下:柳树下。
开:开启。
残年:晚年。
未归去:还未离开。
排日:每天。
公:公众事务。
翻译
捣碎柏枝制成香烛,煮沸的茶水当作酒杯。
两鬓已如雪白,全因儿女操劳,心中对功名利禄只剩灰烬。
居住在湖边的简陋小屋,柴门就在柳树下打开。
晚年时光仍未离去,每天都盼望着为公众事务而来。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平淡与自适其乐之情。"捣柏为香炷,煎茶当酒杯"两句描绘出诗人日常的简单生活,他以捣碎的柏树叶做香料,用清晨的露水煎制成茶代替美酒,展示了一种超脱物质享受、乐在平淡的生活态度。

"鬓因儿女雪,心向利名灰"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然和对家庭亲情的珍视。"鬓"指头发,因家中有儿女的欢声而显得更加灿烂;"心向利名灰"意味着诗人的内心已不再追求那些虚幻的功名与荣誉,而是更加看淡了这些世俗的东西。

"茅屋湖边住,柴扉柳下开"两句描绘出诗人隐居的环境,他居住在湖畔的一座茅草覆盖的小屋,门扉由柴条编织而成,在垂柳之下轻轻地打开,这里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残年未归去,排日为公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岁月的规划和期待。尽管年华已逝,但他依旧没有返回尘世的心愿,而是将每一天都当作公平而宝贵的时间来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生活理念。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明志。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句·其五

抚掌笑木奴,尔岂当封侯。

(0)

通叟年兄视以柳侯庙诗三首辄亦有作所谓增来章之美也·其一

平昔柳侯庙,拾君诗兴馀。

帝阍谁掌制,天步此贞符。

敢恨初沈佩,惟惭再索车。

罗池聊自戏,况复已榛芜。

(0)

客有传黄戎州三绝句者因次韵·其二

驴技已过目,戎衣方骇心。

文章端自误,痛悔空在今。

(0)

新愁

宿恨故难遣,新愁岂易安。

囷空鼠号掷,庭静鸟喑寒。

月盛中秋色,人亏上国欢。

湾头十二卫,泣涕乞回銮。

(0)

喜雨一首呈司录诸公及诸先辈

二年七日古人叹,一雨三时此际心。

辛苦禜宗诛大厉,欢欣毕宿散群阴。

无烦钟鼓禽鱼乐,便觉来牟波浪深。

敢恨泥功山下路,且增秀色遍遥岑。

(0)

疲行

岁暮疲行役,荒郊绝见闻。

林寒无鸟宿,山燥不归云。

得失为生计,浮沉预世纷。

好怀思软语,终待颍阳君。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