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根自远方,种得在僧房。
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
抽茎高锡杖,引影到绳床。
只为能除疾,倾心向药王。
移根自远方,种得在僧房。
六月花新吐,三春叶已长。
抽茎高锡杖,引影到绳床。
只为能除疾,倾心向药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远方移植并栽培一棵树木,经过时间的积累,这棵树已经生长繁茂。在炎热的六月里,花朵竞相开放,而三年的时光已使得叶片郁郁葱葱。诗人以此比喻医药之道,用抽取植物茎干来比拟制药之工序,以及引申出其影子延伸至床榻旁,象征着对健康的渴望和追求。
诗中“只为能除疾,倾心向药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医药救人的敬仰与信赖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医药之道的崇敬之情,展现了一种宁静致远、关怀生命的禅意。
当暑独披襟,谁同梁甫吟。
山林劳客梦,帘幕断人音。
庭籁迎秋静,宫云傍晚阴。
赖传诗句好,偏慰未归心。
秋蘋一寸风,吹我邺王台。
台边委黄落,穗帷化飞埃。
平生三径步,屐齿粘苍苔。
羁栖望不到,蝇头写归来。
人间持板手,欲展何由开。
再拜丈人行,卷投当琼瑰。
丈人龙眠龙,挟策奔风雷。
毫端须臾寄,一挽正始回。
年来心法孤,骎骎古炉灰。
渊明不并世,此士谁为才。
紫鸾固超诣,白鸥竟何猜。
所期岂朝华,岁莫傥相陪。
春归土膏动,草际来和风。
厉厉气又严,晏阴似穷冬。
崇兰未含薰,蔽芾萧艾中。
仲长久埋照,幽期得无功。
湖光起遥裔,淑景复冲融。
连山倒垂碧,落日半规红。
不须劳意匠,物色自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