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竿本属英雄事,不见兴周八百年。
屡过淮阴重回首,封齐毕竟逊前贤。
把竿本属英雄事,不见兴周八百年。
屡过淮阴重回首,封齐毕竟逊前贤。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缪烜所作,名为《淮阴钓台》。诗中借用了淮阴这个地方的历史典故,通过“把竿本属英雄事”这一句,巧妙地将钓鱼与英雄行为联系起来,暗示了淮阴与英雄人物之间的深厚关联。
“不见兴周八百年”,这句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历史的厚重感。兴周八百年,指的是周朝的繁荣时期,这里通过“不见”二字,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当前时局的反思。
“屡过淮阴重回首”,诗人多次经过淮阴这个地方,每一次回望都充满了深思。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历史遗迹的尊重和对过往的追忆,也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经历的回顾与思考。
最后一句“封齐毕竟逊前贤”,则在对比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这里的“封齐”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些封地或功臣,而“前贤”则是指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先贤。通过比较,诗人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可能隐含着对当下某些行为或成就的不以为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淮阴钓台这一特定地点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间接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主义精神的向往。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文关怀。
高楼吹玉箫,车马上河桥。
岐路自奔隘,壶觞终寂寥。
芳兰生贵里,片玉立清朝。
今日台庭望,心遥非地遥。
衰蹇步难前,上山如上天。
尘泥来自晚,猿鹤到何先。
万壑应孤磬,百花通一泉。
苍苍此明月,下界正沈眠。
台室名曾继,旌门节暂过。
欢情老去少,苦事别离多。
便为开樽俎,应怜出网罗。
百忧今已失,一醉孰知他。
帝德千年日,君恩万里波。
许随黄绮辈,闲唱紫芝歌。
龙衮期重补,梅羹伫再和。
嵩丘来携手,君子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