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江山并是柔。六朝新乐府,梦前游。
玉梅花下月如钩。扶香影,幽绪上眉头。
柳下白门秋。几番欢笑罢,几番愁。
内家梳裹倚风流。尚书老,怊怅旧妆楼。
人与江山并是柔。六朝新乐府,梦前游。
玉梅花下月如钩。扶香影,幽绪上眉头。
柳下白门秋。几番欢笑罢,几番愁。
内家梳裹倚风流。尚书老,怊怅旧妆楼。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江南风韵的画面,体现了词人对历史与人物的深深感慨。"人与江山并是柔",开篇便传达出一种婉约的意境,将人的命运与江山的沉浮相提并论,暗示了人事变迁的无常。"六朝新乐府,梦前游",词人借六朝的历史背景,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梦境般的怀念。
"玉梅花下月如钩",通过月色和梅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映照出主人公顾横波的孤独与哀愁。"扶香影,幽绪上眉头",进一步刻画了她内心的思绪,那香气和月光下的身影,都凝聚着她的幽深情绪。
"柳下白门秋",点明季节和地点,秋天的白门(南京的别称)更添了几分凄凉,词人通过描绘欢笑与愁苦交织的场景,展现了顾横波生活的起伏。"几番欢笑罢,几番愁",直接表达了这种情感的转换。
最后,词人以"内家梳裹倚风流",赞美顾横波的风姿,但"尚书老,怊怅旧妆楼"一句,又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惆怅,以及对昔日尚书府邸中那位美丽女子的怀念和惋惜。
整体来看,谭献的这首《小重山》以婉约的词风,通过对顾横波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历史长河中女性命运的沉浮,以及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感慨。
点点红妆缀绿枝,睡犹未足已相宜。
欠呼杜老供吟笔,仅约杨妃倒酒卮。
数日以来应烂漫,一风之后想离披。
凭谁警戒司花女,密遣轻阴谨护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