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午后场景,窗前微风吹拂,带来了一种闲适与舒缓的氛围。"一声初听下高笼"可能指的是远处传来的某种声音,如钟声或其他自然的声音,它打破了原本的沉默,却又不至于扰乱这份宁静。
第三句"公庭事简人皆散"则描绘了一天工作结束,人们纷纷离去的场景。这里的"公庭"可能是指官府或某种公共场所,而"事简"则意味着事情简单或者已经处理完毕。人们散去后,留给诗人的是一片宁静。
最后一句"如在千岩万壑中"则用了夸张的修辞,将这种宁静与深山之间的感觉相比较。"千岩万壑"形容的是连绵不绝、层出不穷的山石和峡谷,这里用来比喻诗人所感受到的那种超然于世的寂静,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深处。
整首诗通过对闲适生活的描写,以及对声音、空间与心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云山叠叠树重重,浙水迢遥客梦中。
啼鴂数声春去日,落花满地夜来风。
松关鹤立吟坛静,竹院僧眠丈室空。
明日马蹄何处所,夕阳芳草画桥东。
一望潇湘遍露迷,胡笳吹月夜凄凄。
回天无力心难死,矢日同仇志应齐。
但使首阳存汉地,不教阴塞牧羌羝。
声名一堕谁能赎,珍重雌雄剑化蜺。
万里乡山路不通,年年佳节百忧中。
催成客睡须春酒,老却梅花是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