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暮春》
《西湖暮春》全文
宋 / 陈允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云山叠叠树重重,浙水迢遥客梦中。

啼鴂数声春去日,落花满地夜来风。

松关鹤立吟坛静,竹院僧眠丈室空。

明日马蹄何处所,夕阳芳草画桥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西chūn
sòng / chényǔnpíng

yúnshāndiédiéshùzhòngzhòngzhèshuǐtiáoyáomèngzhōng

juéshùshēngchūnluòhuāmǎnláifēng

sōngguānyíntánjìngzhúyuànsēngmiánzhàngshìkōng

míngchùsuǒyángfāngcǎohuàqiáodōng

注释
叠叠:形容山峦重叠。
重重:形容树木茂密。
浙水:古代中国浙江的别称,这里指代远方的水域。
啼鴂:杜鹃鸟,因其叫声凄厉,常象征哀愁或春天的逝去。
松关:松木建造的关隘,可能指代隐居之地。
丈室:僧人的住处,一丈见方的禅房。
明日马蹄:预示着未来的行程。
夕阳芳草: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黄昏景色。
翻译
层层叠叠的云山和茂密的树林,都在我遥远的梦境中浙水边浮现。
春天离去的日子里,几声杜鹃啼叫,夜晚的风带来满地凋零的花朵。
在静谧的松关旁,白鹤独立于诗坛,竹林中的僧人沉睡在空荡荡的禅房。
明天的马蹄声将在何处回响?我想那会是在夕阳映照、芳草如画的桥头东方。
鉴赏

这首宋诗《西湖暮春》描绘了诗人对西湖暮春景色的深深感慨。首句“云山叠叠树重重”,以叠词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西湖周围的山峦叠嶂与茂密树林,营造出浓厚的自然氛围。次句“浙水迢遥客梦中”,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身处远方,西湖的美景只能在梦境中萦绕。

第三句“啼鴂数声春去日”,通过杜鹃鸟(啼鴂)的哀鸣,暗示了春天即将逝去,时光匆匆。第四句“落花满地夜来风”,进一步渲染了暮春的凋零景象,花瓣随风飘散,显得凄美而寂寥。

第五、六句“松关鹤立吟坛静,竹院僧眠丈室空”,通过描绘松关、鹤立、吟坛和空荡的禅房,传达出一种宁静而超然的禅意,体现了诗人对西湖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明日马蹄何处所,夕阳芳草画桥东”,以设想未来画面收尾,想象自己离去后,马蹄声消失在夕阳映照下的芳草与画桥边,给人留下无限遐想,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依依不舍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暮春的景致,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允平

陈允平
朝代:宋   字:君衡   号:西麓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生辰:1215-1220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猜你喜欢

新舫初登用古诗韵·其三

西岭夕阳度,新江秋水连。

蓼花何处笛,声动白鸥天。

(0)

喜莘野尹茂才得子次易坡川韵

五马旋归六载时,见君还喜见佳儿。

名家已徵河东瑞,老子何辞醉后诗。

抱向席边声可辩,指当屏上字应知。

看看自是鸣冈凤,愿际文明上玉墀。

(0)

喜侄业宣添孙分韵得纱字

闻说天孙几幅纱,为裁绷裤到儒家。

山川毓秀浑无限,门祚宜人总未涯。

接壤芳传桂缀玉,傍垣薇发紫团花。

新诗拈出平阳胄,儿长端期壮国华。

(0)

小洞观菊和白沙陈先生韵·其一

坐扫烟霞到几层,悠然句在和难成。

不辞洞里秋联榻,共醉花前夜继灯。

矮竹雪晴清并立,小阑风狎笑相凭。

看花不堕棼华念,肯信渊明亦是僧。

(0)

和答郑过斋寄怀·其二

山水无阴客息舆,垂杨溪下得深居。

了空纷虑境长静,祇有相思怀未舒。

茅屋依山青入榻,柴门流水绿交渠。

疏迂可似嵇中散,活计些儿四壁书。

(0)

景东郡查盘见赵东台少参壁间诗用韵呈诸郡守

休说云飞与鸟翔,此身云鸟共遐乡。

徵输自昔曾何失,皮?于今亦改常。

鹿性未驯虞可即,金科恒唤吏堪将。

从前欲继文翁绩,申告皇明谕俗章。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