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洞观菊和白沙陈先生韵·其一》
《小洞观菊和白沙陈先生韵·其一》全文
明 / 区元晋   形式: 七言律诗

坐扫烟霞到几层,悠然句在和难成。

不辞洞里秋联榻,共醉花前夜继灯。

矮竹雪晴清并立,小阑风狎笑相凭。

看花不堕棼华念,肯信渊明亦是僧。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小洞观中与友人共赏菊花的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意境。

首句“坐扫烟霞到几层”,以“坐扫”二字生动地展现了隐士静坐于烟霞缭绕之处,仿佛能将云雾扫净,引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悠然句在和难成”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即使有诗兴难抑,却也难以言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满足。

“不辞洞里秋联榻,共醉花前夜继灯”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与友人在洞中度过秋天的夜晚,共同饮酒赏花,直到深夜仍不愿离去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惜。

“矮竹雪晴清并立,小阑风狎笑相凭”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矮竹在阳光下挺拔独立的景象,以及微风吹过小栏杆时,似乎与人嬉戏、相依相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自然之美。

最后,“看花不堕棼华念,肯信渊明亦是僧”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字元亮,号靖节先生)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即便像陶渊明这样的隐士,也能从自然中获得心灵的净化,如同僧侣一般,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区元晋
朝代:明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猜你喜欢

宿茅港

初行牛力短,野宿就烟萝。

港水西流急,山云北向多。

暮潮来艇子,深树出蛮歌。

携得清风至,毋劳夜枕戈。

(0)

即事二首·其一

览奥探幽兴不违,每逢佳境乐忘归。

披襟小憩榕根上,指点儿童去路非。

(0)

颜协戎殉节诗

一例沙场死,将军气独豪。

死犹怀印绶,危不放腰刀。

授命真无忝,当官更不挠。

千秋留碧血,应共斗门高。

(0)

感事述怀,集杜二十首·其十三

仗钺夺忠烈,何由见一人。

英雄馀事业,盗贼本王臣。

好武宁论命,临危莫爱身。

哀鸣思战斗,涕泣在衣巾。

(0)

红菊·其四

独抱丹心老更坚,重阳开到十分妍。

浓拖残照娇秋日,远映明霞媚晚天。

消瘦容光如静女,蹒跚醉态似狂仙。

几回为汝拈彤管,赋就安阳紫菊篇。

(0)

大坪顶

朝经水沙连,暮宿大坪顶。

石级高百盘,槎枒争一梃。

直上如云梯,连步防躐等。

中绝旁忽通,俨若汲引绠。

前登膝齐腰,后顾形随影。

绝顶忽开张,桑麻近千顷。

耕凿数百家,茅舍亦修整。

有如桃花源,鸡犬得仙境;

又若榴花洞,烟霞饶佳景。

大石立其前,势如猛虎猛。

修篁四森布,巨可任舴艋。

峨峨高半天,岭上叠诸岭。

居人扳木末,云际摘山茗。

复闻大顶峰,中有蛟龙井。

其上多白云,其下产莼莛。

路绝不可攀,怅望徒引领。

何当结茅屋,长此事幽屏。

闭户有名山,愿言养心静。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