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丛霄馆·其一》
《谒丛霄馆·其一》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真祠宇并丹房,露下层坛夜未央。

玉绣球明依砌树,翠鬘云转罨炉香。

何心轻举氛尘外,但愿闲居岁月长。

却上竹舆归去路,约斋灯认隔林光。

(0)
翻译
供奉仙真之祠堂与丹房,月光洒落层层祭坛,夜晚仍未尽
明亮的玉绣球映照在台阶边的树上,翠绿的香烟如云般缭绕在炉旁
我无心飞离尘世之外,只愿在此悠闲度日,时光漫长
然后踏上竹制小车返回之路,约定在斋灯下辨识穿过树林的微光
注释
奉真祠宇:供奉仙真之祠堂。
丹房:修炼仙丹的地方。
露下:月光洒落。
层坛:层层祭坛。
夜未央:夜晚还未结束。
玉绣球:装饰华丽的玉制球状物。
依砌树:映照在台阶边的树上。
翠鬘:翠绿的发饰或香烟。
云转:如云般缭绕。
罨炉香:炉中燃烧的香烟。
何心:有何心意。
轻举:轻易飞升。
氛尘外:尘世之外。
闲居:悠闲生活。
岁月长:时光长久。
竹舆:竹制小车。
约斋灯:约定在斋灯下。
隔林光:穿过树林的光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在月下徜徉于奉真祠宇和丹房之间,那里有露水滴落在层层叠起的坛上,夜还未深。玉质的球体映照在砌边的树木之上,而翠绿的鬘发似乎随云转动,炉中香气缭绕。诗人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愿望,只希望能够长久地享受这种闲适的生活。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述自己乘坐竹制的小船归去时的情景,那条路上约斋的灯光透过隔开的林木散发出淡淡的光芒。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和与自然合一的情感。

张镃作为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风格赢得赞誉。这首诗《谒丛霄馆(其一)》正体现了他对内在生活之美好和对于超越尘世烦恼的心境。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立夏日郊行约介夫先生不至

春光才尽落花稀,追补春游尚未迟。

满地绿阴如布席,扑人飞絮似撩诗。

便先数日有何好,再后几时无此奇。

笑杀城东草玄者,独眠高阁未曾知。

(0)

用前韵戏柬徵伯

五云溪傍太湖阴,不藉三江远作襟。

谁说市朝成大隐,要知父子本同心。

石能攻玉皆为砺,水可容舠即是深。

何事卜邻无一语,疑君未欲听南音。

(0)

西望泰陵恭赋

北斗杓西是泰陵,小臣瞻拜泪填膺。

功高尧舜曾无忝,道在诗书可并称。

遏密岂知闻四海,太平何必见三登。

词林老宿心思竭,欲绘乾坤恨未能。

(0)

送李府丞乃兄某

新年莫恨客中过,未有春风到薜萝。

池草自成非梦得,塞鸿行断奈愁何。

今宵对月同尊酒,明日中流起棹歌。

千里相思定何处,夜深独卧翠岩阿。

(0)

次匏庵先生煨橘韵

白雪枝头蕊,黄金叶底团。

既疑为火齐,复认作冰丸。

冷热随时改,调和适口难。

炉中方就灼,掌上复传看。

软比鸡头肉,圆如鹤顶丹。

瓤虚还可剖,核小岂容钻。

追念致来远,还怜味带酸。

殷勤重乡味,常贮水晶盘。

(0)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其六双井村

双井何人凿,村名今尚存。

试看栏石上,或识汉文园。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