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匏庵先生煨橘韵》
《次匏庵先生煨橘韵》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白雪枝头蕊,黄金叶底团。

既疑为火齐,复认作冰丸。

冷热随时改,调和适口难。

炉中方就灼,掌上复传看。

软比鸡头肉,圆如鹤顶丹。

瓤虚还可剖,核小岂容钻。

追念致来远,还怜味带酸。

殷勤重乡味,常贮水晶盘。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煨橘的过程与感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比冷热、甜酸等不同感官体验,展现了对食物独特的情感与思考。

首先,诗中将煨熟的橘子比作“白雪枝头蕊”,形象地描绘出其外皮的洁白与娇嫩,仿佛在枝头绽放的花朵,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接着,“黄金叶底团”则突出了橘子内部的丰满与金黄,如同藏于绿叶深处的珍宝,引人遐想。

“既疑为火齐,复认作冰丸”,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橘子的口感与两种不同的物质进行对比,既像经过精心雕琢的宝石(火齐),又似晶莹剔透的冰球,生动地表现了橘子独特的质地与口感。

“冷热随时改,调和适口难”则反映了食物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人们在品尝时寻找最佳口感的挑战。这不仅是对食物烹饪技艺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在不断尝试与调整中寻求平衡与和谐。

“炉中方就灼,掌上复传看”描绘了煨橘的过程,从炉火中取出,传递给他人分享,体现了食物带来的温暖与共享的喜悦。

接下来的几句“软比鸡头肉,圆如鹤顶丹”进一步赞美了橘子的口感与形状,将其与鸡头肉和鹤顶丹相比较,强调了其柔软与饱满的特点。

“瓤虚还可剖,核小岂容钻”则展示了橘子内部结构的精细与易于处理,暗示了其食用的便捷性。

最后,“追念致来远,还怜味带酸”表达了对煨橘过程的回忆与对其中酸味的喜爱,即使在回味中也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风味。

“殷勤重乡味,常贮水晶盘”则点明了对家乡味道的怀念与珍视,将煨橘视为一种情感寄托,常将其置于精致的水晶盘中,不仅为了欣赏,更是为了留住那份记忆中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煨橘这一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食物的热爱、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捕捉,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更漏子·其三离情

岭头花,桥上月。记得个时离别。孺子榻,仲宣楼。

无端又一秋。五更心,千里梦。只把鬓丝搬弄。

空寂寞,好思量。篱边菊蕊黄。

(0)

更漏子·其二夜情

被慵薰,钗懒卸。愁到天涯今夜。欹绣枕,对银缸。

相思月半床。有谁知,无处问。燕子不传芳信。

花点点,柳丝丝。无聊是此时。

(0)

浣溪沙·其四无题次友人韵

欲起偏生恰坠钗,临行那得更兜鞋。

教人怜处且徘徊。

江水无情桃叶去,春风有约柳枝来。

漫抛红泪被人猜。

(0)

桂殿秋·其二花院月

花院月,柳桥风。春来飘泊笑吴侬。

情人偏向欢时去,怨句徒怜别后工。

(0)

疏影.黄梅花

花神戏法,向园林剪彩,点缀残腊。

磐口玲珑,荷盖团圞,仿佛香生金鸭。

前身本是江妃种,催妆早、先来一霎。

恰阿娇、初染鹅黄,纤指栏边偷捻。

耐尽霜偎雪压,爱自然幽雅,不近蜂蝶。

我梦罗浮,错认佳人,赚得翠禽嘈杂。

当年倚袖天寒日,插蝉鬓、夜藏犀合。

到而今、携向纱窗,空有泪花凝蜡。

(0)

满庭芳·其三偶语

瓮里醯鸡,裈中蠛虱,人生大抵皆然。

蛮争触斗,割据几山川。

多少移山填海,凭意气、不肯由天。

下场头、总堪一笑,鼓罢戏文完。

算浮生如梦,转关得失,弹指悲歌。

且不如高卧,图取奇缘。

只恐梦中占梦,梦醒后、又费流连。

都输与、希夷老子,一觉便千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