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中洞》
《宿中洞》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松老傲前岭,梅疏卧浅溪。

避风巢上鹊,唤雨竹间鸡。

野迥夕犹牧,田乾春未犁。

路迢人倦甚,只向近林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zhōngdòng
sòng / céngbǎi

sōnglǎoàoqiánlǐngméishūqiǎn

fēngcháoshàngquèhuànzhújiān

jiǒngyóutiánqiánchūnwèi

tiáorénjuànshènzhīxiàngjìnlín

注释
松老:老松。
傲:傲然。
前岭:前方的山岭。
梅疏:稀疏的梅花。
卧:依偎。
浅溪:小溪。
避风巢:避风的鸟巢。
鹊:喜鹊。
唤雨:呼唤雨水。
竹间鸡:竹林中的鸡。
野迥:野外广阔。
夕犹牧:夜晚仍在放牧。
田乾:田地干旱。
春未犁:春天还未开始犁耕。
路迢:道路漫长。
人倦甚:行人非常疲惫。
近林栖:在附近的树林中栖息。
翻译
老松屹立在前方山岭,稀疏的梅花依偎在小溪边。
喜鹊在避风的鸟巢中歇息,竹林中的鸡儿呼唤着雨水。
野外广阔,夜晚仍有牛羊放牧,田地干旱,春天还未开始犁耕。
道路漫长,行人疲惫不堪,只想在附近的树林中栖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松老傲前岭,梅疏卧浅溪"两句设置了整个意境,通过老松和疏疏梅花的形象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接下来的"避风巢上鹊,唤雨竹间鸡"则是对这个环境中动物生活的一种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生态的观察,更表现出了他对于宁静生活的追求。

"野迥夕犹牧,田乾春未犁"两句描写了一片尚未被开发的荒野和未耕耘的土地,这里的“犍”字使用得非常好,它既可以形容牛羊群居的场景,也隐含着一种悠闲自在的情调。同时,这里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农事的期待,可能是对春天即将到来时田野生机的期待。

最后两句"路迢人倦甚, 只向近林栖"则流露出旅途中的疲惧和寻求休憩的心情。诗人选择了靠近树林的地方栖息,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享受,也象征着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自然的生活情趣。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其三

暑后花枝输了春,杂英小巧亦忺人。

素馨解点粉描笔,金凤爱垂鸡下唇。

(0)

过莺斗湖三首·其三

春来已自两旬馀,欲借春看未见渠。

烟树隔湖三十里,寒梢依旧向人疏。

(0)

过杨子桥二首·其一

浪说春归已四旬,淮南元自不知春。

明朝却是中和节,野次谁怜寂寞人。

(0)

汤田早行见李花甚盛二首·其二

似妒梅花早,同时斗雪肤。

新年三二月,还解再开无。

(0)

早行鸣山二首·其一

淡淡清霜薄薄冰,晓寒端为作新晴。

殷勤唤醒梅花睡,枝上春禽一两声。

(0)

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四绝句·其四

曲曲都城缭翠微,鳞鳞湖浪动斜晖。

天寒日暮游人少,两岸轻舟星散归。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