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楼缥缈碧波中,曲槛方棂面面通。
云气傍花如欲雨,柳丝垂地不惊风。
千年华表人非是,九奏钧天乐未终。
更有残山并剩水,烦君回首六桥东。
危楼缥缈碧波中,曲槛方棂面面通。
云气傍花如欲雨,柳丝垂地不惊风。
千年华表人非是,九奏钧天乐未终。
更有残山并剩水,烦君回首六桥东。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观而静谧的画卷,以“题金明宴游图”为题,展现了元代文人黄溍对一幅画作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
首句“危楼缥缈碧波中”,以“危楼”形容高楼之高耸入云,与“碧波”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曲槛方棂面面通”描绘了楼阁四周的栏杆和窗户,既体现了建筑的精巧布局,又暗示了空间的连贯与开放性。
“云气傍花如欲雨,柳丝垂地不惊风”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情感巧妙融合。云气围绕着花朵,仿佛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雨水,而柳丝轻柔地垂落在地面,却在微风中保持平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千年华表人非是,九奏钧天乐未终”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千年华表(古代用于标志道路或宫殿的石柱)与现实的差异,以及九奏钧天(传说中的音乐)与现实的乐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最后,“更有残山并剩水,烦君回首六桥东”以“残山剩水”描绘了画面中残留的自然景观,引人思考。同时,邀请读者回望“六桥东”,不仅呼应了开头的“危楼”,也暗示了整个画面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细腻描绘和深刻解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时间和理想的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日近长安路。喜骖鸾、带簪游戏,弓旌招去。
闻道汉朝帷幄里,要问娵隅蛮语。
嗟时事、尚兹多故。
办取忠谋宜入告,见石洪、曾在乌公府。
须细访,风寒处。左荆右岭中湘浦。
愿扶持、东南温厚,老天张主。
翘馆钦贤人共说,一饭每勤三吐。
公此去、好官须做。
从臾泾舟同共济,更绸缪、桑土先阴雨。
灭此虏,直朝暮。
大江之西,康庐之阴,壮哉此州。
有舳舻千里,旌旗百万,襟喉上国,屏翰中流。
弹压鲸波,指麾虎渡,著此商川万斛舟。
青毡旧,看崇诗说礼,缓带轻裘。十年泉石优游。
久高卧元龙百尺楼。
正九重侧席,相期岩弼,一贤砥柱,聊试边筹。
了却分弓,归来调鼎,得见茂洪何复忧。
谈兵暇,问琵琶歌曲,无恙还不。
揽秀岷峨,著鞭江淮,诸公所奇。
对塞垣烟淡,相随弓剑,城楼月落,几共灯棋。
驿柳摇黄,溪桃涨绿,稳趁春风度玉墀。
亨衢去,看紫微红药,太乙青藜。孤山若放梅时。
莫忘却扬州曾有诗。
怅英游难驻,堪怜只影,中年易感,祗付双眉。
珍重交情,勉旃时用,回首岫云从此归。
能相忆,有好音遗我,在水之湄。
记当年、虏压顺昌城,直欲付靴尖。
赖君家乃祖,笑麾白羽,净洗腥膻。
荆州甘棠蔼蔼,浓墨字犹鲜。
少出拿云手,整顿青毡。
好个嫩凉天气,想闻鸡听雁,意气犹忺。
看相将喜事,眉色已黄占。
祝君龄、有如此酒,举金罍、须放十分添。
还知否,封侯事业,正在华颠。
八载天涯喜遂归,吴乡当暑亦相宜。
茗烹阳羡慰久间,鲈买松江更一奇。
老树经风惟柳长,新田得雨未秋迟。
不因看镜惊头白,将谓情怀只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