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之西,康庐之阴,壮哉此州。
有舳舻千里,旌旗百万,襟喉上国,屏翰中流。
弹压鲸波,指麾虎渡,著此商川万斛舟。
青毡旧,看崇诗说礼,缓带轻裘。十年泉石优游。
久高卧元龙百尺楼。
正九重侧席,相期岩弼,一贤砥柱,聊试边筹。
了却分弓,归来调鼎,得见茂洪何复忧。
谈兵暇,问琵琶歌曲,无恙还不。
大江之西,康庐之阴,壮哉此州。
有舳舻千里,旌旗百万,襟喉上国,屏翰中流。
弹压鲸波,指麾虎渡,著此商川万斛舟。
青毡旧,看崇诗说礼,缓带轻裘。十年泉石优游。
久高卧元龙百尺楼。
正九重侧席,相期岩弼,一贤砥柱,聊试边筹。
了却分弓,归来调鼎,得见茂洪何复忧。
谈兵暇,问琵琶歌曲,无恙还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观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大江之西、康庐之阴,构筑了一幅宏伟的画面。"壮哉此州"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叹和自豪。
"有舳舻千里,旌旗百万"写出了水上交通的繁荣和军队的强大,显示出当时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襟喉上国,屏翰中流"则描绘了一种边塞要地的战略重要性。
接下来的"弹压鲸波,指麾虎渡"展现了诗人在这片水域中的勇敢行为,而"著此商川万斛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商船繁盛的景象。
诗中后半段转向了对个人生活和文化修养的描写。"青毡旧, 看崇诗说礼"表明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学习,而"缓带轻裘"则体现了一种闲适自在的人生态度。
"十年泉石优游"透露出诗人长时间与自然共处的悠然心境。"久高卧元龙百尺楼"则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居所,显示出诗人的高远志趣和精神追求。
最后一段"正九重侧席,相期岩弼,一贤砥柱,聊试边筹。了却分弓,归来调鼎,得见茂洪何复忧。谈兵暇,问琵琶歌曲,无恙还不"则是对友情和学术的追求,以及军事策略的探讨,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从容与乐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对文化修养的展现以及对个人生活态度的描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抽簪画江沙,写出肠断词。
遥寄百里人,见君昨夜思。
昨夜复今朝,百里又千里。
欢游坐成隔,乖离从此始。
乖离渺何许,异国犹乡土。
云从青衣来,月自峨眉吐。
云月两悠悠,光景为君留。
因之托宵梦,远到海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