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禅房养性灵,晴光又喜一阳生。
明朝何处寻梅去,特向新诗记太平。
十日禅房养性灵,晴光又喜一阳生。
明朝何处寻梅去,特向新诗记太平。
这首诗描绘了禅修者在禅房中静心养性的场景,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喜悦。首句“十日禅房养性灵”点明了诗人通过长时间的禅修来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的过程。接着,“晴光又喜一阳生”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和内心的喜悦。
“明朝何处寻梅去”则引出了诗人的下一步行动,他计划在第二天寻找梅花,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一句“特向新诗记太平”表明诗人希望通过创作诗歌来记录和表达这份内心的平静与对社会和谐(太平)的向往,体现了文人墨客借景抒情的传统。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通过禅修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
若非函谷令,谁注流沙说。
多君飞升志,机悟独超拔。
学道玉笥山,烧丹白云穴。
南穷衡疑秀,采药历幽绝。
夜卧瀑布风,朝行碧岩雪。
洞宫四百日,玉籍恣探阅。
徒以菌蟪姿,缅攀修真诀。
尘笼罩浮世,遐思空飞越。
一罢棋酒欢,离情满寥泬。
愿骑紫盖鹤,早向黄金阙。
城市不可留,尘埃秽仙骨。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
万里江西水,孤舟何处归。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
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今年举进士,必谁登高第。
孙传及孙仅,外复有丁谓。
到京见陈访,好尚同韩洎。
馆中诸仙郎,纶閤贤三字。
翰林四主人,列辟群英粹。
奔腾走大名,淜轰天邑沸。
怒浪航斯济,骏蹄御良辔。
缘险径梯空,饿肠劳填味。
我何为欣欢,名身苦将悴。
北塞绝戎勋,南荒政遭坠。
焦焦家殚穷,口众食增累。
雏豝余十辈,业学莫能器。
发白壮心衰,不觉老之至。
跼缩步九衢,羞畏同腐婢。
仰瞻尔数子,吾道终焉寄。
无为忽于予,斯文幸专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