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谓鲁公,不过三十字。
然而洛邑鼎,遂延八百祀。
鲁邦世先猷,庆誉亦靡坠。
千古相臣规,此为第一义。
自馀区区者,何足复深计。
寄语遐征人,夙兴时细味。
周公谓鲁公,不过三十字。
然而洛邑鼎,遂延八百祀。
鲁邦世先猷,庆誉亦靡坠。
千古相臣规,此为第一义。
自馀区区者,何足复深计。
寄语遐征人,夙兴时细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的《珠江别意送赵瀫阳太史东归》中的第三首。诗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感慨。
首句“周公谓鲁公,不过三十字”,借用周公与鲁公的典故,暗示了友情的深厚与言简意赅的重要性。周公对鲁公的教诲虽短,却意义深远,影响长久。接着,“然而洛邑鼎,遂延八百祀”进一步强调了简短话语的力量,比喻友情如同洛邑之鼎,历经八百年而不衰,象征着深厚的友谊可以跨越时间的长河。
“鲁邦世先猷,庆誉亦靡坠”则赞美了鲁公的先贤事迹和荣耀声誉,强调了友情中的相互尊重与传承的重要性。接下来,“千古相臣规,此为第一义”点明了友情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像古代贤臣一样,给予对方正确的指导和鼓励,使彼此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最后,“自馀区区者,何足复深计”提醒人们,除了友情之外的琐碎小事,都不值得过分计较,突出了友情的珍贵与重要性。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朋友之间应保持豁达心态的期望。
“寄语遐征人,夙兴时细味”则是对即将远行的朋友的叮咛,希望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细细品味友情的真谛,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真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明亡由内竖,酷信难变更。
甲申春三月,流贼围北京。
我辈富贵在,开门纳自成。
庄烈殉社稷,国亡名不倾。
狐兔据宫阙,三桂请义兵。
一鼓灭群贼,定鼎拯苍生。
得天下最正,孰能同大清。
凛承百王后,读史思持盈,古事寸心鉴,取法择善行。
百篇咏几暇,自警非自鸣。
继统仔肩重,宵旰亹敬诚。
日强勉不息,惕若望治平。
玉分红,金橙剖绿,渐报江南秋老。
正磋摇落,况复清砧,空外又闻频捣。
佩剑磨残,唾壶击碎,耗却壮心多少。
怅年来、病翮缡褷,逊他飞鸟。
念从古、赋擅凌云,笔能摇岳,一例天涯潦倒。
质衣酒肆,贷粟监河,不及侏儒长饱。
潘鬓将凋,沈腰增瘦,留得一囊玄草。
胜寒灯如豆,蛩吟四壁,伴人幽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