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感十首·其四》
《有感十首·其四》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塞曲咿呜催断肠,毡车轣辘载啼妆。

汉家近属三千客,性命如丝寄虎狼。

(0)
翻译
边塞乐曲声声催人心碎,毡车轮声滚动着哭泣的妆容。
汉朝统治下近有三千客人,生命如同细丝般悬于虎狼之口。
注释
塞曲:边塞地区的歌曲,常带有悲凉或战争的意味。
咿呜:形容音乐悲伤凄切。
毡车:用毛毡制成的车辆,常见于北方寒冷地区。
轣辘:车轮滚动的声音。
啼妆:因哭泣而弄花的妆容。
汉家:这里指汉朝,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
三千客:泛指大量的人,可能指流离失所的难民或被统治者控制的人群。
性命如丝:形容生命极其脆弱,如同细丝一般容易断裂。
虎狼:比喻凶残的统治者或险恶的环境。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气氛,通过对自然声音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塞曲咿呜催断肠"中的“塞曲”指的是边塞的曲调,"咿呜"是形容乐器或歌声中的颤抖,"催断肠"则意味着这种声音让人听了心肠都要断裂,表达了一种极度的悲伤和孤独。"毡车轣辘载啼妆"中“毡车”是用动物皮毛制成的车辆,常用于边塞之地,"轣辘"则是车轮滚动的声音,"载啼妆"意指着装饰品的车辆,却只能发出哀鸣声,这里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荒凉。整体上,这两句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于远离家乡、在战乱中挣扎求生的深刻感慨。

"汉家近属三千客"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对于汉族人民众多而又无助于战争境况的哀叹。这里的“汉家”指的是汉族,而“近属三千客”则形容了在边塞之地聚集的人们数目之众,暗示着战争的规模和影响范围之广。

"性命如丝寄虎狼"这一句,则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脆弱与无常的感慨。“性命”指的是人的生命,“如丝”则形容生命之细薄,"寄虎狼"比喻生命就像是被寄托在猛兽口中,极易失去。这一句强调了边塞生活中的危险和不确定性,以及诗人对此的无力感。

整体来说,这两段诗语言质朴而深沉,通过对边塞景象与战争氛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受和个人的悲哀。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红梅

何处曾临阿母池,浑将绛雪点寒枝。

东墙羞颊逢谁笑,南国酡颜强自持。

几过风霜仍好色,半呼桃杏听群儿。

青春独养和羹味,不为黄蜂饱蜜脾。

(0)

夜听双瀑同刘方叔毛虞卿联句

夜静双瀑喧,遥闻疑雨来。

润壑生清风,襟宇捐纤埃。

飞鸣撼半空,暗想飘琼瑰。

前观阻步屧,侧耳成徘徊。

萧然山馆间,此兴何悠哉。

子晋不复见,月白空箫台。

(0)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五十六

千顷琼田徒手得,连云綵阁一朝成。

平生富贵梅时健,肯作穷人冻饿声。

(0)

初秋八首·其八

鱼波唼唼水新周,高柳风通雾亦勾。

晓雨掠成凉鹤去,晚烟栖密荻花收。

苍苍前箙鹰轻甚,湿湿河房星渐赒。

我道未舒采药可,清霜飞尽碛天击。

(0)

清明

何哉清明乃尔愁,雨声中间花事休。

一春留春不肯住,况无酒与春相酬。

墙头笋已吹成竹,夺我斋厨苍玉束。

满床书卷为不平,亦怨秋崖长负腹。

(0)

月夜

人间执热难为睡,起听松风视月明。

天净略无云一点,夜深已是鹤三更。

自经秋后可曾雨,才入山来如许清。

能得几多残暑在,草根何处不蛩声。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