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双瀑喧,遥闻疑雨来。
润壑生清风,襟宇捐纤埃。
飞鸣撼半空,暗想飘琼瑰。
前观阻步屧,侧耳成徘徊。
萧然山馆间,此兴何悠哉。
子晋不复见,月白空箫台。
夜静双瀑喧,遥闻疑雨来。
润壑生清风,襟宇捐纤埃。
飞鸣撼半空,暗想飘琼瑰。
前观阻步屧,侧耳成徘徊。
萧然山馆间,此兴何悠哉。
子晋不复见,月白空箫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在山馆中听着远处双瀑的声音,如同细雨般轻柔而又持久。水声带来了清新的风,湿润了山谷中的石壁,似乎也洗净了心灵。偶尔有鸟鸣叫响彻半空,让人不由得沉思那些高洁的境界。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阻隔和留恋,前方的景色因遥远而模糊,侧耳倾听只剩下徘徊之感。山馆间萧然自得,是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状态。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月亮空寂的箫台的独酌,显示出诗人孤独中带着淡淡哀愁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以及对于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珍视。
人世无百岁,尘劳枉营营。
岂如田园乐,歌啸送馀生。
况同盘石上,开亭石为屏。
卷帘春雨足,洗耳松风鸣。
孤鸟望中没,淡烟山际横。
时复命儿息,讲道或传经。
经罢哦五言,珠玑沧海倾。
嗟我无羽翼,往适幽忧情。
幻泡昧空色,真梦迷黄邱。
宦学类狂走,尔来三十秋。
齿发非他时,岁月不我留。
古刹插乱石,蛰龙蟠霞湫。
天人大导师,驻锡今白头。
安住善护念,晚节非沉浮。
昔尝同出处,未用相劣优。
权寔分二乘,股肱均九流。
今知搅搅者,讵得逍遥游。
从兹许礼足,尚可治幽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