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听双瀑同刘方叔毛虞卿联句》
《夜听双瀑同刘方叔毛虞卿联句》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夜静双瀑喧,遥闻疑雨来。

润壑生清风,襟宇捐纤埃。

飞鸣撼半空,暗想飘琼瑰。

前观阻步屧,侧耳成徘徊。

萧然山馆间,此兴何悠哉。

子晋不复见,月白空箫台。

(0)
注释
夜静:夜晚安静。
双瀑:两道瀑布。
遥闻:远远听到。
疑雨来:以为是下雨的声音。
润壑:湿润的山谷。
生:产生。
清风:凉爽的风。
襟宇:心胸。
捐:去除。
纤埃:微小的尘埃。
飞鸣:飞翔鸣叫。
撼:震撼。
琼瑰:美玉。
前观:前方景色。
阻步:阻碍脚步。
屧:木屐。
侧耳:侧耳倾听。
徘徊:犹豫不决,来回走动。
萧然:冷清的样子。
山馆:山中的馆舍。
此兴:这种兴致。
子晋:古代仙人。
不复见:不再见到。
月白:月光皎洁。
箫台:吹箫的地方。
翻译
夜晚寂静,双瀑布声如喧哗,远远听去仿佛雨落。
湿润的山谷中生出凉爽的清风,心胸间涤荡掉尘埃。
鸟儿振翅高飞,鸣叫声响彻半空,暗自想象它们像美玉般飘逸。
前行观赏被阻,只能缓步轻踏木屐,侧耳倾听,心生留连。
在这清冷的山馆之间,这兴致多么悠长。
遗憾的是再也见不到子晋,只有明亮的月光照亮空寂的箫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在山馆中听着远处双瀑的声音,如同细雨般轻柔而又持久。水声带来了清新的风,湿润了山谷中的石壁,似乎也洗净了心灵。偶尔有鸟鸣叫响彻半空,让人不由得沉思那些高洁的境界。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阻隔和留恋,前方的景色因遥远而模糊,侧耳倾听只剩下徘徊之感。山馆间萧然自得,是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状态。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月亮空寂的箫台的独酌,显示出诗人孤独中带着淡淡哀愁的情怀。整首诗通过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以及对于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珍视。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西斋二首·其一

西斋吾所构,檐角颇依林。

潇洒松篁影,暄和燕雀音。

青春那肯住,白发任相侵。

稍悟渊明乐,时时抚素琴。

(0)

寄题留二君仪田园基石亭二首·其二

人世无百岁,尘劳枉营营。

岂如田园乐,歌啸送馀生。

况同盘石上,开亭石为屏。

卷帘春雨足,洗耳松风鸣。

孤鸟望中没,淡烟山际横。

时复命儿息,讲道或传经。

经罢哦五言,珠玑沧海倾。

嗟我无羽翼,往适幽忧情。

(0)

余至象山得邑西山谷佳处暇日过游因其亭榭泉木离为十咏.濯缨亭

早岁逐浮名,尘埃已倦行。

浩然临绝岸,聊此振烦缨。

世事随波远,吾心自水清。

营营朝市露,谁识孺歌声。

(0)

送程给事知越州

万室罗纨千舸蓬,绕山楼榭满溪风。

舟移菡萏芬芳渚,旌倚蓬莱缥缈宫。

翁子印还多事后,微之名辱宦人中。

昌时青琐朱轓贵,白首谁何得似公。

(0)

咏归堂隐鳞洞·其三

隐德家声累世闻,考槃幽涧作闲人。

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0)

与辩才东坡道潜倡和诗

幻泡昧空色,真梦迷黄邱。

宦学类狂走,尔来三十秋。

齿发非他时,岁月不我留。

古刹插乱石,蛰龙蟠霞湫。

天人大导师,驻锡今白头。

安住善护念,晚节非沉浮。

昔尝同出处,未用相劣优。

权寔分二乘,股肱均九流。

今知搅搅者,讵得逍遥游。

从兹许礼足,尚可治幽忧。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