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执热难为睡,起听松风视月明。
天净略无云一点,夜深已是鹤三更。
自经秋后可曾雨,才入山来如许清。
能得几多残暑在,草根何处不蛩声。
人间执热难为睡,起听松风视月明。
天净略无云一点,夜深已是鹤三更。
自经秋后可曾雨,才入山来如许清。
能得几多残暑在,草根何处不蛩声。
此诗描绘了一个清朗的秋夜景象。诗人在热情如火的人间难以入睡,起来聆听松风,凝视明亮的月光。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统一。
"天净略无云一点"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夜空的清朗,星辰点缀其间,给人以宁静之感。接着"夜深已是鹤三更",透露出时间已经不早,但诗人的心境却因这宁静的夜而更加清醒。
"自经秋后可曾雨,才入山来如许清"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山中秋夜的清凉与洁净。这里的“秋后”二字,暗示了一种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变化,而“才入山来如许清”,则是诗人个人感受的抒发。
最后两句"能得几多残暑在,草根何处不蛩声",诗人似乎在寻觅着即将逝去的夏日余温,同时又通过蛩虫鸣叫的声音,渲染出一种秋意渐浓的氛围。这里的“能得几多”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无奈与珍惜,而“草根何处不蛩声”,则是对自然界生命活力的一种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夜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亢阳久不雨,夏景将及终。
禾稼纷欲槁,望霓切三农。
祠神既无益,老壮忧忡忡。
灊粥不得继,何以至岁穷。
予为兆民主,所忧与民同。
仰首瞻紫微,吁天抒精忠。
天德在发育,岂忍民瘝痾。
施霖贵及早,其必昭感通。
翘跂望有淹,冀以苏疲癃。
云茫茫,水浪浪,林木脱叶无稻粮。
乌啼雁叫天苍凉,岁云莫矣江山长。
有竹有竹在高冈,三株冻折两复僵,小禽悲飞不能扬。
苍梧悠悠隔沅湘,欲往从之川无梁。
愿披寒霄见朝阳,勿令嗷嗷伤我肠。
幽燕之南,晋赵之疆。刀锄剑樵,其人劲强。
安平故邑,村有新庄。懿彼贞女,曰齐之姜。
来嫔于苏,功容并良。孝周舅姑,礼谨闺房。
夫遘危疾,永诀在床。谓汝改适,怜其早孀。
齐沥丹诚,执心孔刚。誓无辱身,宁甘自戕。
夫目遄暝,妾命乃长。胡能独生?曷若偕亡?
金石可朽,言弗忍忘。冈陵可移,义弗忍伤。
九原当见,以死自明。永谢膏沐,魂离室堂。
欲拯何及?举族悲惶。行高千古,事昭一乡。
守宰嘉叹,宪使荐扬。旌命自天,门闾有光。
断鼻执义,夏侯德彰。剔目示信,房卢性臧。
谁能捐躯,同穴而藏?恒山郁苍,厥高莫量。
烈烈令闻,能与之京?张侯戾学,称善洋洋。
激励孝忠,增重纲常。作此雅歌,亘久弥芳。
《咏苏守义妻齐氏》【明·陶安】幽燕之南,晋赵之疆。刀锄剑樵,其人劲强。安平故邑,村有新庄。懿彼贞女,曰齐之姜。来嫔于苏,功容并良。孝周舅姑,礼谨闺房。夫遘危疾,永诀在床。谓汝改适,怜其早孀。齐沥丹诚,执心孔刚。誓无辱身,宁甘自戕。夫目遄暝,妾命乃长。胡能独生?曷若偕亡?金石可朽,言弗忍忘。冈陵可移,义弗忍伤。九原当见,以死自明。永谢膏沐,魂离室堂。欲拯何及?举族悲惶。行高千古,事昭一乡。守宰嘉叹,宪使荐扬。旌命自天,门闾有光。断鼻执义,夏侯德彰。剔目示信,房卢性臧。谁能捐躯,同穴而藏?恒山郁苍,厥高莫量。烈烈令闻,能与之京?张侯戾学,称善洋洋。激励孝忠,增重纲常。作此雅歌,亘久弥芳。
https://shici.929r.com/shici/g92Nn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