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悯旱诗》
《悯旱诗》全文
明 / 朱瞻基   形式: 古风

亢阳久不雨,夏景将及终。

禾稼纷欲槁,望霓切三农。

祠神既无益,老壮忧忡忡。

灊粥不得继,何以至岁穷。

予为兆民主,所忧与民同。

仰首瞻紫微,吁天抒精忠。

天德在发育,岂忍民瘝痾。

施霖贵及早,其必昭感通。

翘跂望有淹,冀以苏疲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ǐnhànshī
míng / zhūzhān

kàngyángjiǔxiàjǐngjiāngzhōng

jiàfēngǎowàngqièsānnóng

shénlǎozhuàngyōuchōngchōng

qiánzhōuzhìsuìqióng

wèizhàomínzhǔsuǒyōumíntóng

yǎngshǒuzhānwēitiānshūjīngzhōng

tiānzàirěnmínguān

shīlínguìzǎozhāogǎntōng

qiàowàngyǒuyānló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瞻基在明朝时期目睹旱灾严重,百姓期盼降雨的困境。诗中"亢阳久不雨"直接反映了干旱的严峻,"禾稼纷欲槁"则形象地展现了田地里的作物因缺水而枯黄的景象,农民们"望霓切三农"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

诗人深感民众疾苦,"祠神既无益"表达出对祈雨仪式无效的无奈,"老壮忧忡忡"体现出无论老少都笼罩在忧虑之中。生活的艰难使得"灊粥不得继",暗示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维持,直到年终"何以至岁穷"。

作为君主,朱瞻基自比"兆民主,所忧与民同",他仰望星空,向天发出"吁天抒精忠"的呼唤,表达了对上天的深深祈求。他坚信"天德在发育,岂忍民瘝痾",即天道自然应当关注民生,不会坐视百姓疾苦。他强调"施霖贵及早",认为及时降雨是当务之急,并期待这一愿望能"昭感通",即得到上天的回应。

最后,诗人"翘跂望有淹",期盼着长久的降雨能到来,以解救"冀以苏疲癃"——那些因干旱而疲惫不堪的人民。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上天的虔诚祈求。

作者介绍
朱瞻基

朱瞻基
朝代:明   生辰:1398年-1435年1月31日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在位期间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
猜你喜欢

高宗皇帝挽词·其一

火德兴王统,天威詟犷夷。

重恢周境土,复振汉威仪。

显号崇瑶册,耆年庆玉卮。

鼎成龙去远,扳慕不胜悲。

(0)

诗一首

居乡如处子,居官如战士。

处子常畏人,战士惟有死。

儿曹书诸绅,勿谓平平耳。

(0)

讯黄乙山于寿宁寺·其一

客中听雨况僧寮,尽日无人访寂寥。

一枕秋声供痛快,隔窗风里有芭蕉。

(0)

过少姨庙

阴森老柏少姨庙,炉烟蓬勃疑行云。

祭盘狼籍山鸟饱,巫祝生涯来往人。

(0)

市得笛竹簟因成诗

八尺枯冰簟一筒,小轩拂拭趣谁同。

樽前声负千杯月,窗下光赢一枕风。

易向曲肱增旧意,诗因仰看有新功。

蠹书围绕高眠处,梦与尘埃路不通。

(0)

题东寺柱

竹风松月牢于锁,关闭人心物外情。

燕雀闻经俱已惯,归来不怕读书声。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