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晚望客情迷,匡庐之东玉笥西。
山待云归青渐隐,树经霜后锦初齐。
旱馀中野蜚鸿集,乱后荒郊虎豹蹄。
四野村烟浑欲暝,喜看新月照前蹊。
金川晚望客情迷,匡庐之东玉笥西。
山待云归青渐隐,树经霜后锦初齐。
旱馀中野蜚鸿集,乱后荒郊虎豹蹄。
四野村烟浑欲暝,喜看新月照前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新淦道中的傍晚景色,充满了深沉与宁静之美。首联“金川晚望客情迷,匡庐之东玉笥西”,以“金川”和“玉笥”为背景,点明地点,同时通过“晚望”和“客情迷”营造了一种悠远而略带迷茫的氛围。接着,“山待云归青渐隐,树经霜后锦初齐”两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以及秋风吹过后的树木呈现出如同锦绣般的色彩,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
“旱馀中野蜚鸿集,乱后荒郊虎豹蹄”则转而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迁与生命的顽强。旱季过后,飞鸿聚集于田野,显示出生命的复苏;战乱之后,荒郊上留下了虎豹的足迹,虽是荒凉,却也透露出生命力的坚韧。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复杂面貌。
最后,“四野村烟浑欲暝,喜看新月照前蹊”以黄昏时分的乡村景象收尾,村烟袅袅,新月升起,既渲染了宁静的氛围,又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着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伯仲俱邦栋,朝廷倚以隆。
出为周九牧,入是汉三公。
岁易星辰转,天均雨露同。
威声满河北,事业出山东。
赋压临邛马,文高益部雄。
英灵当自伏,教化已先通。
彀骑花川隘,壶浆锦里空。
道途来笮马,都邑贵郫筒。
刀梦殊祥后,锋车急占中。
春江须爱赏,花凤在梧桐。
东吴临海若,看月上青冥。
河汉微分练,星辰淡布萤。
细烟沉远水,重露裛空庭。
孤坐饶清兴,惟将影对形。
君荣初出守,我老未东归。
病眼生花早,苍毛似叶稀。
往还从更少,谈笑暂相依。
不及秋鸿翼,能随向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