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止水亭》
《止水亭》全文
宋 / 梁介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惊涛渺半空,怒势突千里。

此岂水性哉,物有激之耳。

方塘寻丈间,一泓清且泚。

镜面烛须眉,水壑绝尘滓。

道人修净观,此心如此水。

不从苦海中,更放波澜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ǐshuǐtíng
sòng / liángjiè

jīngtāomiǎobànkōngshìqiān

shuǐxìngzāiyǒuzhīěr

fāngtángxúnzhàngjiānhóngqīngqiě

jìngmiànzhúméishuǐjuéchén

dàorénxiūjìngguānxīnshuǐ

cónghǎizhōnggèngfànglán

翻译
惊涛汹涌几乎填满半空,狂怒的力量瞬间横跨千里。
这难道是水的本质吗?其实是外力激发的结果。
在小小的方塘中,清澈见底,水面如镜照出人的胡须和眉毛。
水面如同一面镜子,没有丝毫尘埃,清澈透明。
修行者修炼清净之心,心境如这平静的水一般。
他的心不沉溺于苦难的海洋,反而能激起更大的波澜。
注释
惊涛:巨大的波浪。
渺:形容广阔无边。
怒势:强烈的气势。
激:激发,引起。
方塘:方形的小池塘。
清且泚:清澈并且明亮。
烛须眉:像烛火映照出胡须和眉毛。
尘滓:尘土杂质。
道人:修行的人。
苦海:苦难的深渊。
波澜:比喻生活中的起伏变化。
鉴赏

这首诗名为《止水亭》,作者是宋代的梁介。诗中描绘了惊涛骇浪的壮丽景象,浪涛汹涌,仿佛来自千里之外,诗人借此表达自然之力的雄浑与激昂。然而,他随后将视线转向方塘中的静水,那清澈见底的一泓池水如同明镜,烛照人的容颜,没有丝毫尘埃。这与前文的激流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诗人以"道人修净观,此心如此水"来比喻自己的心境,表示他已经修炼出如止水般平静的心境,即使身处世间苦海,也能保持内心的澄澈,不被外界波澜所动。整首诗通过动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梁介
朝代:宋

梁介,字子辅,双流(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除秘书省正字。二年,知彭州(《南宋馆阁录》卷八)。四年,迁利州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二一),徙知泸州。居岁馀,改泸南,兼安抚使。诏赴行在,道遇病,辞,得主管冲佑观。再召,又辞,除知遂宁府,未赴,卒。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四四有传。今录诗六首。
猜你喜欢

李子从家观李成所画吴越山水图

朝来陡觉瘴尘空,远浦平林杳霭中。

异境掇移消底力,笔端聊举一针锋。

(0)

惜春二首·其二

衰年那复惜流芳,自爱春深昼景长。

老眼不愁花落尽,移尊来傍绿阴凉。

(0)

过亡妹坟有感

死生契阔不堪论,鸿雁惊飞只断魂。

白首重来作寒食,数行老泪洒松根。

(0)

自象登舟入武仙县境有山耸拔四十丈奇秀异常有道人于此升仙因以得名

青山万叠俯涟漪,时有幽花挂石衣。

百里清溪休荡桨,要看倒影入窗扉。

(0)

昨晚约逢时使君今日食后过宾燕瀹茗观莲今日雨忽作因记东坡游西湖遇雨诗云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之句作雨中观莲诗戏呈并示同行诸君

城南方沼尽栽莲,得雨花开晚更妍。

自有清芬来袭袂,不须红粉笑当筵。

彤霞晕脸深还浅,碧盖跳珠碎复圆。

更拟中秋陪燕赏,月娥休妒水中仙。

(0)

迁城南新居

背郭通幽面翠微,病躯野性最相宜。

旋栽花竹频开径,恐碍云山短著篱。

晓日临窗时读易,晚凉隔屋听评棋。

三年瘴岭无归日,聊向深林占一枝。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