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渺半空,怒势突千里。
此岂水性哉,物有激之耳。
方塘寻丈间,一泓清且泚。
镜面烛须眉,水壑绝尘滓。
道人修净观,此心如此水。
不从苦海中,更放波澜起。
惊涛渺半空,怒势突千里。
此岂水性哉,物有激之耳。
方塘寻丈间,一泓清且泚。
镜面烛须眉,水壑绝尘滓。
道人修净观,此心如此水。
不从苦海中,更放波澜起。
这首诗名为《止水亭》,作者是宋代的梁介。诗中描绘了惊涛骇浪的壮丽景象,浪涛汹涌,仿佛来自千里之外,诗人借此表达自然之力的雄浑与激昂。然而,他随后将视线转向方塘中的静水,那清澈见底的一泓池水如同明镜,烛照人的容颜,没有丝毫尘埃。这与前文的激流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诗人以"道人修净观,此心如此水"来比喻自己的心境,表示他已经修炼出如止水般平静的心境,即使身处世间苦海,也能保持内心的澄澈,不被外界波澜所动。整首诗通过动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朝来陡觉瘴尘空,远浦平林杳霭中。
异境掇移消底力,笔端聊举一针锋。
城南方沼尽栽莲,得雨花开晚更妍。
自有清芬来袭袂,不须红粉笑当筵。
彤霞晕脸深还浅,碧盖跳珠碎复圆。
更拟中秋陪燕赏,月娥休妒水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