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子从家观李成所画吴越山水图》
《李子从家观李成所画吴越山水图》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朝来陡觉瘴尘空,远浦平林杳霭中。

异境掇移消底力,笔端聊举一针锋。

(0)
鉴赏

此诗《李子从家观李成所画吴越山水图》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描绘了观画时的内心感受与艺术感悟。

首句“朝来陡觉瘴尘空”,早晨来临时,诗人突然感到那些困扰人心的瘴气尘埃仿佛都已消散,暗示观画后心灵的净化与宁静。接着,“远浦平林杳霭中”一句,以远浦和平林为背景,通过“杳霭”二字,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仿佛将人带入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之中。

“异境掇移消底力”,这里的“异境”指的是画中的奇异景象,诗人感叹于画家李成能够将如此不同寻常的境界搬移到画布上,需要多么强大的创造力和技艺。“消底力”则表达了对画家艺术功力的赞叹,认为其能够将难以言喻的美转化为可视的艺术作品,实属不易。

最后一句“笔端聊举一针锋”,“聊举”意为姑且举起,这里指诗人通过这幅画作,仿佛在笔尖轻轻划过,捕捉到了画中的一丝精妙之处。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画作细致入微的欣赏,也暗含了对画家精湛技艺的钦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观画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同时也赞美了画家李成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感事次曹霜厓韵二首·其一

记得仙人教下棋,应酬玄处在先知。

错教费尽红尘力,犹有临终悔著时。

(0)

仆山道中次湛内翰韵四首·其四

绿杨沿路綵旗垂,春日悠悠何所之。

忽睹好山云外起,欲淩绝顶自题诗。

(0)

舟行

野旷晚风徐,孤帆信所如。

贾生流涕后,屈子卜居初。

天地身差健,诗书计未疏。

萧然岁将暮,松竹忆吾庐。

(0)

别王南原宪副

相送曹门道,离情秪自怜。

西风吹汴水,南客问吴船。

佩剑明秋日,鸣笳入暮天。

遥知彩衣乐,犹及桂花前。

(0)

县令罗公初导新河邀与小泛因呈同游诸公寓规劝之意得诗八绝·其四呈杨丞

农时得共问耕游,只有村翁不识忧。

为语城中官府好,近来恶吏不需求。

(0)

自荆溪问道往锡山

荆溪一水逶迤去,震泽群峰历乱来。

纵使路迷都莫问,秋光随地可衔杯。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