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合宫墙出,分趍礼数同。
夜归千嶂里,春度百花中。
列宿俱垂野,洪涛并在空。
出游神意肃,石马自鸣风。
回合宫墙出,分趍礼数同。
夜归千嶂里,春度百花中。
列宿俱垂野,洪涛并在空。
出游神意肃,石马自鸣风。
这首诗描绘了在夜晚祭祀活动中的场景,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刻画了宫墙内外的礼仪流程。"回合宫墙出,分趍礼数同",展现了队伍整齐划一地进出宫墙,遵循着严格的仪式规矩。接着,"夜归千嶂里,春度百花中",将时间推移到夜晚,队伍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春天的气息又弥漫在盛开的百花丛中,增添了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列宿俱垂野,洪涛并在空",运用星辰和江涛的宏大景象,象征着祭祀的庄重与神圣,同时也暗示着自然对人类活动的敬畏。最后,"出游神意肃,石马自鸣风",诗人通过石马在风中发出声响,烘托出祭祀队伍行进时的肃穆和神秘感,以及人们对先祖或神灵的深深敬意。
总的来说,王世贞的《陵祀(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祭祀过程中的壮观景象和深沉情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传统礼仪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粉娇曾隔翠帘看。横玉声寒。
夜深不管柔荑冷,樱朱度、香喷云鬟。
霜月摇摇吹落,梅花簌簌惊残。萧郎且放凤箫闲。
何处骖鸾。静听三弄霓裳罢,魂飞断、愁里关山。
三十六宫天近,念奴却在人间。
亡友残缣三十年,西泠宿草日芊芊。
扫除未了残阳叶,依旧江楼负手前。
依松屈曲疑无路,十里廿里香深冱。
殿台平入蓬莱图,人烟尽属天台赋。
山奔万马逼人立,泉吼晴雷半天注。
乱峰发地翠参错,沓嶂参差龙屈怒。
阴磴仍遗前腊雪,阳崖竞拔千年树。
亦容羽客卖丹来,更有神僧飞锡渡。
佛界焚香玉女跪,海舟献宝胡儿踞。
未午催敲集梵钟,随云共展升堂具。
冥搜穷日不知极,妙尽所历何容遽。
平生略持山水眼,是处且了林泉素。
挥支公钱极易事,分庞翁榻良难遇。
青山不是世閒无,山若识人人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