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娇曾隔翠帘看。横玉声寒。
夜深不管柔荑冷,樱朱度、香喷云鬟。
霜月摇摇吹落,梅花簌簌惊残。萧郎且放凤箫闲。
何处骖鸾。静听三弄霓裳罢,魂飞断、愁里关山。
三十六宫天近,念奴却在人间。
粉娇曾隔翠帘看。横玉声寒。
夜深不管柔荑冷,樱朱度、香喷云鬟。
霜月摇摇吹落,梅花簌簌惊残。萧郎且放凤箫闲。
何处骖鸾。静听三弄霓裳罢,魂飞断、愁里关山。
三十六宫天近,念奴却在人间。
这首《风入松·其二》是宋代词人高观国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情致的画面。开篇“粉娇曾隔翠帘看”,以女子的娇颜和翠帘相隔,暗示了女子的矜持与神秘。接着,“横玉声寒”描绘了笛声如冰凉的玉,透出夜的寂静和笛声的凄婉。
“夜深不管柔荑冷,樱朱度、香喷云鬟”进一步刻画女子吹笛时的专注与投入,即使手冻也不在意,她的红唇轻启,笛声如樱花瓣般飘散,香气弥漫在她如云的发髻间。月光下,梅花被笛声惊落,更添了几分诗意。
下片转而写听者,“萧郎且放凤箫闲”,“萧郎”是对吹笛女子的昵称,他暂时放下自己的笙箫,沉醉于这笛声中。词人借“何处骖鸾”表达对女子飘渺去向的想象,仿佛她在云端驾鹤而行。
“静听三弄霓裳罢,魂飞断、愁里关山”描绘了听者被笛声深深打动,心随音符穿越关山,情感激荡。最后两句“三十六宫天近,念奴却在人间”,将女子的笛声与传说中的仙子相比,虽身处人间,但其音乐之美仿佛来自天宫,令人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吹笛女子的技艺与情感,以及听者对其深深的迷恋,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情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