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鞋菊》
《僧鞋菊》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空斋人迹断蒿莱,行脚何因缀绿苔。

坠蕊独归葱岭去,飞英三过虎溪来。

双趺朵朵承磐石,高足翩翩傍大梅。

从此草鞋钱不费,东篱霜色为公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中修行的生活场景,通过对僧鞋与菊花的描写,展现了禅宗生活中的自然和谐与超脱世俗的意境。

首句“空斋人迹断蒿莱”,描绘了僧人居住的环境——一间空荡的禅房,四周长满了杂草和野菜,暗示了僧人远离尘嚣、隐居修行的生活状态。接着,“行脚何因缀绿苔”一句,以行脚僧人的足迹偶然间在绿苔上留下痕迹,象征着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发现美的瞬间,体现了禅宗中“见微知著”的哲理。

“坠蕊独归葱岭去,飞英三过虎溪来”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花瓣比作坠落的花朵和飞翔的花片,生动地描绘了花瓣随风飘散的情景。葱岭和虎溪则是佛教文化中的著名地点,这里通过花瓣的往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佛法的传播与传承。

“双趺朵朵承磐石,高足翩翩傍大梅”进一步描绘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僧人穿着的鞋子(双趺)被盛开的菊花(朵朵)所承载,象征着僧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而“高足翩翩傍大梅”则通过高大的梅花树旁行走的僧人形象,展现了僧人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最后,“从此草鞋钱不费,东篱霜色为公开”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赞美。草鞋钱不费,意味着僧人生活简朴,不为物质所累;东篱霜色为公开,则是借用了陶渊明《饮酒》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向往和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禅宗生活哲学,以及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和项平父送别·其三

前途事业自登山,高下相悬进一关。

莫倚陂陀能迤逦,可无尺寸怯跻攀。

我来正作三年计,君别何当万里还。

办取相逢须刮目,转头清镜欲苍颜。

(0)

西溪僧舍昼卧

燕子风微春昼长,独携书卷卧禅房。

悠然一笑无人领,只有蔷薇满院香。

(0)

惜分钗/撷芳词·其二

重帘挂。微灯下。背兰同说春风话。月盈楼。泪盈眸。

觑著红茵,无计迟留。休休。莺花谢。春残也。

等闲泣损香罗帕。见无由。恨难收。

梦短屏深,清夜悠悠。悠悠。

(0)

满江红·其三登长沙定王台和南轩张先生韵

小立危亭,风惨淡、斜阳满目。

望渺渺、湘江一派,楚山千簇。

芳草连云迷远树,断霞散绮飞孤鹜。

感骚人、赋客向来词,愁如束。嗟远宦、甘微粟。

惊世事,伤浮俗。且经营一醉,未怀荣辱。

君不见、渊明归去后,一觞自泛东篱菊。

仰高风、寂寞奠生刍,人如玉。

(0)

野步

石梁俯清流,苔发明可数。

茅檐春昼长,寂寂亭阴午。

鸟啼花径深,风絮浩无主。

幽人不可亲,棋声时出户。

(0)

巩采若府推母钱夫人挽章二首·其二

历历称觞地,悲凉骑省园。

风枝今日恨,露叶去年痕。

鸾翥昏遗镜,鱼枯泣旧轩。

曲湖春色满,不到北堂萱。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