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薄暮宦游子,独卧虚斋思无已。
去家百里不得归,到官数日秋风起。
可怜薄暮宦游子,独卧虚斋思无已。
去家百里不得归,到官数日秋风起。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宦游之子在薄暮时分独自躺卧于空旷的书斋中,心中充满了思念家乡的情景。诗人通过“独卧虚斋”四字,传达出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情怀,这位远行的人物在远离家园、身处异地时,那份对家的渴望和不舍显得格外强烈。
“去家百里不得归”一句,则明示了诗人对于无法回归故土的无奈与苦楚。这里的“百里”,虽然是具体的距离,但也象征着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受,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不适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接着,“到官数日秋风起”一句,则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迭巧妙地联系起来。诗中所说的“数日”,暗示了时间的短暂,而“秋风起”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在心理上增添了一份凄凉和悲凉。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环境与心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外漂泊的孤独感受。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子们为了功名利禄而背井离乡的共同情怀。
能向府亭内,置兹山与林。
他人骕骦马,而我薜萝心。
雨止禁门肃,莺啼官柳深。
长廊閟军器,积水背城阴。
窗外王孙草,床头中散琴。
清风多仰慕,吾亦尔知音。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怒号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髀钗。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
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
知登吴章岭,昔与死无分。
崎岖行石道,外折入青云。
相见若悲歌,哀声那可闻。
披君貂襜褕,对君白玉壶。
雪花酒上灭,顿觉夜寒无。
客有桂阳至,能吟山鹧鸪。
清风动窗竹,越鸟起相呼。
持此足为乐,何烦笙与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