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陶集》
《题陶集》全文
宋 / 吕南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未读陶诗已爱閒,自从能读转思山。

烟霞合定徘徊分,尘土刚侵勉强颜。

伊昔有人安白屋,祗今何事慕青纶。

披蓑戴笠终当去,更在规谋俛仰间。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作品的喜爱以及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首句“未读陶诗已爱闲”直接点明了诗人对陶渊明作品的先入为主的好感,还未真正接触其诗文,便已对其闲适的生活态度产生了共鸣。接着,“自从能读转思山”则进一步阐述了阅读陶诗后,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思考。

“烟霞合定徘徊分,尘土刚侵勉强颜”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烟霞美景与世俗尘埃进行了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烟霞象征着自由、宁静与美好,而尘土则代表了束缚、喧嚣与现实的压力。通过“徘徊分”和“刚侵”这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伊昔有人安白屋,祗今何事慕青纶”两句则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简单生活状态的怀念与对当前复杂官场生活的不满。白屋代表简朴、自由的生活环境,而青纶则是古代官服的颜色,象征着权力与地位。这里通过“伊昔”与“祗今”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披蓑戴笠终当去,更在规谋俯仰间”表达了诗人决心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坚定意志。这里的“披蓑戴笠”形象地描绘了农夫的形象,象征着回归自然、过上田园生活的愿望。“终当去”表明了诗人最终会实现这一愿望的决心,“更在规谋俯仰间”则暗示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但诗人依然充满信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作品的感悟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简单生活以及个人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批判。

作者介绍
吕南公

吕南公
朝代:宋

吕南公(约1047--1086),字次儒,简称南公。建昌军南城县丰义乡人(今江西黎川县裘坊乡一带)。北宋文学家。博涉丰富,书无不读,为文不喜缀缉陈言。熙宁中,(公元1073年左右)士方推崇王肃、马融、许慎之业,剽掠临摹之艺大行,独南公不能逐时好。一试礼闱不遇,遂退而乐室灌园,益著书,且借史笔以寓贬,以斧名齐。元佑初,(公元1086年)立十科士,曾肇疏称之欲命以官,旋卒。南公著有灌园集二十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你喜欢

奉送蒋少参督学中州

旌节翩翩不可留,大河南北望风流。

岁星又复移嵩岳,时雨行将化豫州。

身作人师先岭海,书成臣鉴亦春秋。

江干相送难为别,烟树苍苍满驿楼。

(0)

怀伟公

岁暮怜君匹马轻,干人未免仗才名。

三丧何处求蒿里,十口无归在穗城。

处处山川含剑气,年年市井有箫声。

艰难我亦频为客,白首栖迟尚未成。

(0)

重至都虚观作·其二

仙山镇日白云封,磴道依稀四百重。

分去祗成双瀑布,合来元是一芙蓉。

台边月作麻姑镜,洞口风为羽客钟。

古观无人黄叶满,鹿麑行处有遗踪。

(0)

感事·其四

市井多年作隐沦,不须东海更逃秦。

英雄自古元无主,华夏而今岂有人。

憔悴空教渔父笑,佯狂合与酒徒亲。

沧浪清绝无缨濯,散发风前重怆神。

(0)

喜族兄修古远归·其二

膝下文章雉子分,白鹅潭上写鹅群。

东西水作双飞瀑,大小山成一白云。

楚国王孙多陫恻,灵洲佳气未氤氲。

离骚不忍言家学,泪洒湘累杜若薰。

(0)

和卧龙冈

星落频惊五丈原,天心岂欲汉犹存。

伏龙一识三分帝,雄雉重飞九世孙。

遂使中原归蜀国,长留正统在夔门。

平冈咫尺传高卧,枫叶离离满泪痕。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