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其四》
《感事·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市井多年作隐沦,不须东海更逃秦。

英雄自古元无主,华夏而今岂有人。

憔悴空教渔父笑,佯狂合与酒徒亲。

沧浪清绝无缨濯,散发风前重怆神。

(0)
鉴赏

这首诗《感事(其四)》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联“市井多年作隐沦,不须东海更逃秦。”开篇即以“市井”为背景,描绘出诗人长期置身于世俗生活之中,不再寻求外在的避世之道,暗示了对传统逃避方式的否定。接着,“不须东海更逃秦”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暗指不再需要像古人那样远赴东海逃避秦朝的暴政,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环境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

颔联“英雄自古元无主,华夏而今岂有人。”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自古以来英雄豪杰并无真正的主宰者,而今的华夏大地又何人能担当大任?这一问句充满了对时代英雄缺失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颈联“憔悴空教渔父笑,佯狂合与酒徒亲。”通过对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一方面,他被世人视为“渔父”,受到嘲笑;另一方面,他选择与“酒徒”为伍,看似放浪形骸,实则内心极度苦闷。这一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尾联“沧浪清绝无缨濯,散发风前重怆神。”以“沧浪”象征清高脱俗,但诗人却无法洗涤自己的尘埃,只能在风中散发,内心充满悲凉。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哀叹,也寄托了对理想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感事(其四)》通过对个人经历和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清修岭

丧胆岩上人,怖死岩下人。

周道自砥直,何枉不问津。

人生贵适意,毋容矫吾真。

渊明兀馀年,漉酒乃一巾。

(0)

赠邠老

衰疲坐甑极蒸嘘,念子柯山守旧庐。

卢叟今无僧送米,董生时有吏徵租。

上书自荐心应耻,扶策躬耕计未疏。

虎豹九关今肃穆,王门行看曳长裾。

(0)

感遇二十五首·其二

毁竹伐梧桐,意欲困凤凰。

彼虽无食息,逸气自高翔。

凤何求于人,人自欲鸣冈。

麾之亦安有,庚子鸮在堂。

昂昂青云士,忍饥而择粮。

使果腹是求,何忧无五浆。

(0)

喜晴

朝看东南云物好,便有清风收浊潦。

吾知天意将悔祸,约束蛟龙便粳稻。

山川转眼异明晦,冠屦宜人亦轻燥。

微凉入堂酒味好,一杯径醉愁如扫。

清幽枕簟东窗下,晓睡老鸡呼不觉。

(0)

晨起二首·其二

穷居无远念,暇日亲庖厨。

泽国富滋味,春江出嘉鱼。

鬻市有悬羔,撷园得嘉蔬。

虽无五鼎烹,荐俎颇有馀。

导和资一杯,径使愁肺苏。

条味以实气,聊以彊吾躯。

圣贤戒求饱,丰德任形臞。

彼皆勤励智,我独懒求愚。

(0)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其六

经时不饮酒,廪薄人口众。

人閒多是非,不敢盗邻瓮。

二公洛阳日,想见饮屡痛。

行求放湖海,种秫代官俸。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