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时不饮酒,廪薄人口众。
人閒多是非,不敢盗邻瓮。
二公洛阳日,想见饮屡痛。
行求放湖海,种秫代官俸。
经时不饮酒,廪薄人口众。
人閒多是非,不敢盗邻瓮。
二公洛阳日,想见饮屡痛。
行求放湖海,种秫代官俸。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次韵子夷兄弟十首(其六)》。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经时不饮酒,廪薄人口众。"
这里表达了诗人平日里并不酗酒,但家中的口粮却很多,可能是指家贫而多子女的情况,这种描述透露出诗人家庭经济的困难和生活的拮据。
"人閒多是非,不敢盗邻瓮。"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保持着清白的品行,即使周围的人们议论纷纷,自己也不去偷盗邻家的财物。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洁性格,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的是非和道德风气。
"二公洛阳日,想见饮屡痛。"
这里的“二公”可能指的是某两位尊贵的人物,而“洛阳日”则是特定时间或环境的描述。“想见饮屡痛”表达了诗人对那两位人物在洛阳城中饮酒时的场景有所感触,可能是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也可能是在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怀念。
"行求放湖海,种秫代官俸。"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愿望或计划。“行求”可能意味着在外奔波寻找机会,“放湖海”则是一种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象征。而“种秫代官俸”则是在说通过种植谷物来替代官场上的俸给,这里可能隐含了诗人对现实仕途的不满和渴望一种更为自由平等的生活方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家境、品行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写照,也反映出宋代社会中的某些问题和诗人内心的渴望。
苍崖破天根,壁立生万象。
丹梯垂铁锁,猿鸟不敢傍。
天阙郁嵯峨,风云日摩荡。
仰穿但壁削,俯视惊漭瀁。
孤松倒千寻,夭矫忽奔放。
飞泉劈阴崖,石角皆怒向。
凌虚步弥局,造极神乃王。
冥思真宰理,雕镂穷异状。
遐哉七十君,灵迹空想像。
云亭尚崔嵬,简册应沦丧。
吾将采琼蕤,高卧观叠嶂。
江气溢青练,江涛走虚堂。
风吹江草杜若香,江源万里遥相望。
我昔经行武昌岸,计程未及江之半。
天清鄂渚见千里,惟有巴船出云汉。
楚塞别来三十载,披图忽睹全蜀在。
巴水盘回控峡山,拂云带雨苍茫间。
鼍鸣鲛宫猿啸岭,惊浪不碍渔舟闲。
十二峰高如可攀,云旗恍睹神女还。
反思往日游趾窄,异境未极空惋惜。
白虎关,黄牛驿,引我梦魂重挂席,《竹枝》歌罢江天碧。
倦鸟归旧林,飞翔适性天。
零星几老友,策杖相往还。
言笑无厌时,文酒追古欢。
有时乘兴出,随意探林泉。
或阿陵城下,或吾丘台边。
徙倚以徜徉,心远况地偏。
偶然逢野叟,席地话园田。
神貌两俱古,真趣谁怀传。
自反出与处,幸无罹尤愆。
泊然何所营,长此乐余年。
鄱阳吞天来,喷薄南出口。
江流不能敌,抵北乃东走。
悬崖峙西湾,水势扫如帚。
孤城艮其背,外捍赖两肘。
灵区聚神奸,石状杂妍丑。
平铺理横截,旁罅中劈剖。
熊罴饥攫人,奇鬼起援手。
蜂窠挂篙眼,鸟卵破瓮缶。
一一皆下垂,中空无一有。
有时应鞺鞳,照影见星斗。
忽然风喧豗,声作蒲牢吼。
年深追蠡坏,兼恐石断纽。
惜哉坡公记,石刻泐已久。
茫茫宇宙间,孰是真不朽。